买建材有哪些猫腻?又该如何避免呢?

6 回答421  浏览 2024-07-05

共6条回答

 买木材 提防在计算器、皮尺上做手脚

    木材商坑蒙消费者的手段主要是在木材购买数量的丈量及计算上做手脚。利用“缩水”的皮尺,多算零点几立方米,是他们的惯用伎俩。而现在不少卖木材的销售商还拥有一种更为先进的“武器”――带遥控的计算器。遥控计算器外观与普通计算器无异,但配有一个微型遥控器。遥控器体积很小,上面有A、B、C、D四个按钮,通过这四个按钮,可分别把计算结果增大不同的数目。店主把计算器交给消费者后,在其运算过程中,他就***纵藏在兜里的微型遥控器,如按A键增加10元,按B键增加20元,神不知鬼不觉地让消费者多付了几百元钱。

  对策:自带计算器及丈量工具。

  买瓷砖 提防被掉包

  给你看的是一等品,提货提的就是二等品了,你若没注重,就算蒙混过关。或者,箱子上标的是一等品,里面装的早换成二等品了。有些材料商跟一些家装公司或者施工队有着密切的合作,施工人员会帮忙蒙你。

  很多消费者由于没有经验,喜欢让施工人员带着去买材料,而这些施工人员就会把你带到与他有合作关系的经销商那里,装修工人既当托儿又当挡箭牌。

  对策:为防掉包,一定要逐个拆箱验货,而且要看着装货上车。此外再介绍一种检验瓷砖质量的简易方法:首先看砖面是否平整,釉面是否饱满,有无砂眼异物,调角是否规整,量一量对角线;再将几块砖平面拼摆,看缝隙是否紧密,误差正负应在0.3厘米至0.5厘米之间;看素面(即背面)是否干净,有无烧制中的粘连物;看颜色是否色差大。以上检验应逐箱进行。

  买木地板 提防被抽片

  地板一般都由地板经销商负责安装,安装过程中就给了他们以可乘之机,开始给客户数好的盒数没错,但里面的地板片数可不见得对。基本上都是从一盒中抽出一两片来查看,由于盒数多,客户不会一一查验,一般不会发现。一旦发现,商家就这样解释:少的那部分大概是拿出去做样品了,再给你换一盒吧,要么把缺的补上。

  对策:把握木地板铺装数量的计算方法非常重要,买了多少,铺了多少,剩下多少,这个账你要有数,而且要在铺装完毕工人在场时验收算账。

  自己会算,防止地板商帮你多算,为他们偷地板作好铺垫;中途不够了,别急着再买,算算看是不是因为被抽片造成的。

  买涂料 提防量不够

  涂料包装有5升一桶的、10升一桶的,但是里面实际所装涂料的量却不一定如包装所标示的了。

  对策:没有便利可行的办法可以防范这个问题,只能呼吁有关部门对涂料行业的计量问题进行重点抽查,以抑制此不法行为,而消费者最好选择知名品牌和正规厂家的产品。

  买板材 提防被串货




  家居装修中常使用樱桃木、泰柚。美柚和泰柚板材都是胶合板,是利用原木沿年轮旋切成大张的薄片,经干燥后纹理交错重叠胶合在一起的。仔细对比,两者的颜色和纹理不同。美柚颜色发红,泰柚呈深棕色;美柚的纹理比较死板,泰柚有明显不规则的墨线。老实的经销商会告诉消费者,美柚的纹理是人工制成的,泰柚是天然树种的。在价格上,泰柚比美柚贵。有些经销商把两者相提并论,或者在看样时给的是泰柚,可实际出货时却掉换成美柚。展开
09-27
1
在购置建材时,确实存在一些猫腻,以下是常见问题及避免措施:

1. 价格不透明:有些商家会将价格抬高再打折,造成消费者误以为买到了优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多家对比价格,了解市场行情,选择信誉好的商家。

2. 品质虚假宣传:有些商家会以次充好,标榜产品质量。确保从大型品牌或知名商家购买,并要求查看样品或质检报告,必要时可以索要相关证书。

3. 过保质期的产品:一些建材如涂料、胶水等有保质期,过期后效果大打折扣。建议仔细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

4. 费用不明:在合同中可能会隐藏一些额外费用,确保合同中列明所有费用,不要轻信口头承诺,最好签订书面合同。

5. 售后服务差:一些商家在售后服务上疏忽,导致后期问题难以解决。选择售后服务好且评价优良的商家,交易前确认售后服务政策。

总体来说,多一些谨慎和调研,能够有效避免建材采购中的猫腻。展开
07-31
0
每类主材都有一些猫腻在,来齐家就能避免展开
10-20
1
此中说道就非常多,从瓷砖、地板到木门、吊顶再到定制家具、橱柜厨电以及开关插座、乳胶漆等都是有很多猫腻的,你这么问小编,小编真的不知道怎么给你回答呢!你是打算让小编一样一样为你整理呢还是你根据你的需求进行提问,小编直接回答你想知道的呢?展开
09-28
1
现在网络发达,网上多比比价格,再实体店多看看,多走走展开
09-28
0
购买建材有哪些猫腻?

1、代购建材 吃回扣已经是潜规则
建材市场其实是一条利益链,设计师和工人永远比业主更为熟悉。哪些人在吃建材回扣?木工和家装公司。一般装修,房主亲自来买建材的少,因为懂行的太少,房东对建材的用途、功能、价格都不了解,就让设计师或木工代购建材。如此一来,设计师就有了话语权,在采购时就容易拿到建材回扣。现在家装市场竞争大,家装公司赚钱不易,就想方设法从建材供应商处拿回扣。比如一块板材卖70块,商家就把价格抬到80元,付给家装公司至少10%的建材回扣。这样吃亏的肯定是房主。

即使房主懂一些,但建材涉及木板、水泥、灯管、电线、黄沙等很多种类,不可能全懂。如果你懂哪一行,他们不会搞小动作,当你不懂时就会狠狠抬高价钱的,拿更高的回扣。

代购建材的回扣一般在10%以上,采购的东西多,家装公司和木工一天拿2000元没问题。家装市场没有回扣建材的很少,这是建材业内心照不宣的规矩,也是业主难以避开的建材猫腻。

2、花高价还买假货
作为商家,只要给设计师的回扣给的多,生意自然就多了。如没有明码标价的东西,价格就没底,可能本来只要50元,但设计师或木工会向房主报80元或100元。这其中就有家装公司或木工的回扣钱。这还算好的。有些房东指定买品牌的建材,但有的家装公司为了拿高回扣却买来仿制或假冒的,房主很难作出判断,不仅多花钱,而且今后还有苦头吃。

3、太低价的建材一定有猫腻

两种建材和家具千万别买,第一种是价格比较低、侃价特别容易的不要买。别的先不说,侃价那么容易,仔细想想肯定有问题,有些家具的价格特别便宜,有时候侃价甚至能侃下上千元,其实这样的家具大多是使用大量质次价低的材料制作的,往往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消费者对这类看似便宜的千万要小心。第二种是有强烈刺激气味的家具不要买。有些家具如橱柜等,买的时候拉开抽屉、打开柜门气味刺激得让人流泪,这样的情况表明这套家具的甲醛含量严重超标。这种家具对身体的危害很大,一般不推荐购买。如果因为条件限制购买了此种家具的话,最好晾置一段时间再用。

业主该如何避免建材猫腻?

1、该花的还是要花

在采访中,设计师不断向记者诉苦,称消费者对于设计费的认可度不高。不愿缴纳设计费,却还希冀设计师介绍其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因此,很多规模较小的家装公司认准了消费者的这个心理,声称免受设计费。但公司毕竟要盈利,设计师也毕竟要赚钱。少收的设计费如何弥补?回扣自然是不二法门。不少设计师表示,如果消费者能够接受并缴纳设计费,设计师觉得自己的劳动得到报偿,便不会再去碰“回扣”了。
2、通过正规平台购买建材

设计师建议消费者,在装饰公司的主材大厅内选购主材,往往也能得到比市场价更低的折扣,且产品售后也可得到保证。同时,由于不少装饰公司在考核、评定设计师级别的时候,都会以销售业绩作为指标,消费者在装饰公司内购买的主材比例提高了,设计师的收入得到了保证,也就相应地会为消费者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不会动“回扣”的主意。另一方面,在目前建材厂商争相优惠促销的形势下,消费者可以选择去正规的家居卖场购买建材产品。卖场的管理相对严格,厂商返给设计师回扣的现象不易发生,消费者可以通过明码标价的产品,在货比三家后最终抱得建材归。
3、货比三家




买建材设计师拿回扣,房主在采购前,可向装修过的人请教装修建材质量、价格等知识;最好是自己前往购买建材,这就杜绝了装修工“吃回扣”的可能。购买建材时,要多走、多看,货比三家;要有主见,不要轻信师傅的推荐,无论是测量、预算还是买建材、装修,最好自己心里有谱,多长点心眼,多花点时间。另外,在购买建材时,最好向商家索取该产品的合格证、环保证和检验报告等查看,以保证购买的产品质量。杜绝了装修工吃回扣,也就杜绝了建材猫腻。展开
09-27
1

齐家已经为192504位业主找到有用的答案

10秒估算报价结果

装修总价

全国找装修

百万业主口碑装修公司更多

定制的淋浴房安全吗?定制的淋浴房安全安 全吗?

0/1000

提交

温馨提示

已阅读并同意《齐家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取消同意并继续

温馨提示

请阅读并同意《齐家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取消同意并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