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睡眠是床垫产业的一次重要升级,但产业升级不仅仅是产品功能的升级,更是制造系统化、智能化的升级。在寝具的制造领域,如何通过智能制造提高产业效率?在智领未来——2021中国智能睡眠展,中深爱的寝具董事长张凯生分享了他对寝具行业精益智能制造的理解,以下为内容整理:
2020年以来,整个家居行业都在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比如新冠疫情、材料的大范围涨价,让企业的运营成本上升,由此带来的风险也在上升。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地自我升级、增效降本,才能实现突围。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我们看来,只有加快科学、系统化的智能制造才有机会。
▲ 中深爱的寝具董事长张凯生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柔性生产应对个性化需求
智能制造在其他行业已经相对成熟,比如汽车行业、3C行业以及服装领域。其中服装领域和软体行业的智能制造较为接近,都有软性材料作为原材料,有一定的个性化定制特点。在大家居领域,定制家具的自动化是相对成熟,而软体尤其是床垫行业如何实现智能制造?
在我们看来,要智能制造,首先要实现自动化。但自动化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实现产品和生产过程标准化和缩小生产和在制品(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公差。但软体行业生产过程中恰恰都是非标非可固化的,从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公差也就较大,这对于实现全面自动化的“精确定位标准”带来很大挑战,这也是软体行业走向智能化的最大问题。
好消息是,近5年软体行业是自动化进程“爆发”的时期。这5年的自动化成果相当于过去的20年。床垫企业开始进行自动化的升级改造,从流水线开始,到设备联动升级、自动排单等进化。
但自动化还不代表智能化。前者更多的是用设备和工具来替代人工,提高效率。而智能化是整个工厂和上下游的协同,在工厂固定资产下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智能制造 = 智能化思维 + 多元化系统 + 自动化生产
所谓智能化的思维,或者“智能制造思维”,就是一种多元、系统化的思维。市场的需求变得多元化了,不像以往那么单一、重复。于是就带来了多元化的客户需求、差异化的产品需求。我们需要研发更科学的客户和订单管理系统、产品研发和报价系统,在市场调研系统基础上,通过精益管理下的智能柔性生产线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来实现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快速交付。
在智能化思维基础上,柔性智能生产非常重要。要在更加复杂的情况下要做到比同行更高的品质和生产效率、更低的生产成本,就必须是精益化的柔性智能生产。
在中深爱的,每27秒就可以生产一张床垫,每天可以生产超过4000张床垫。更重要的是,产线同一天有100多种不同的款式,可能来自几个甚至几十个不同的品牌需求,最后的包装要求也是各不相同。传统的流水线生产一般是一个方向线性前进的,流程较为固定。而智能生产则更加灵活,我们的流水线不是一条“线”,或者一个“圈”,而是根据产品工艺可以不断的变化,比如来回的“8字形”前进流程。
此外,在协同方面,从研发、工程对产品和工艺数据的导入、各分厂订单管理和分解、物料的整合采购,依据不同的客户需求进行同一部件或共性部件的统一加工,以各个系统做柔性生产排配及制造现场驱动,整个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到最终产品包装入库才知道是某个客户的产品。
从智能制造,到精益智能制造
在智能制造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追求“精益”。精益智能制造是整个制造行业共同追求的方向。我们把它拆分成了不同的模块,包括卓越现场管理(7S)、精益设备管理(TPM)、精益人效管理、精益成本管理、精益人才培养、创新研发技术和多维创新服务。
比如卓越的现场管理,通俗说就是5S、6S、7S……,在传统行业要持续做到3S(整理、整顿、清扫)和保持都非常难,但它却是企业标准化、系统化、智能化管理的基础,它需要全员参与,持续改善,也是现场管理最有成效的方法和工具。
比如精益设备管理。对于企业来说,生产设备越多越好吗?过程中关注了设备点检、保养了吗?设备故障率和有效利用率如何控制?产量和产出质量如何?
在创新研发技术上,我们有智能厂区的应用,甚至实现“床垫在天上飞”。因为要让整个生产线动起来,要让交付更加高效,可能就需要让床垫从一栋楼“飞”到另一栋楼,进行跨空间的传输。还有比如KD软床,也就是拼装式的软床,我们叫它“快点软床”,以及护颈弹簧枕——弹簧一般用在床垫,那么能不能用在枕头上改善睡眠呢?这是我们的探索方向。
今年不仅仅是智能睡眠的元年,我觉得也是寝具智能制造的元年。从广州到深圳等展会,很多品牌都意识到了智能的重要性,中深爱的也是一直在探索和践行智能制造,希望为行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