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中的欺诈行为
以不赚钱为名,招揽业务。家庭装修也应有一个造价预算的程序:材料费、施工费管理费、利润等都应该明确,而没有信誉、质量和服务保证的装修公司或施工队往往采取一口报价或低于别人报价的作法承揽业务。偷漏工程项目。
利用客户不懂装修,因此在施工项目单上有意漏项,到施工期间再增项增加报价。虽有看似详细的报价单,但在计算施工面积的数量时有意加大面积。如重复计算施工面积(该剔除的不剔除),或不规则处按最大尺寸计算面积。材料以次充好。报价单上的材料与实际使用的不符,特别是基层采用伪劣材料以降低成本。或有意加大材料损耗,并借损耗之名加大工程量。
减少施工程序、偷工减料以减少成本。如本该刷六道油漆的只刷两道,水泥以次充好,木质基层不作牢固处理,楔头 全部变成钉子连接,乳胶漆加水比例不对等。
用流行的套餐报价法蒙骗客户,看似科学,实际项目含糊。
装修前竭力吹嘘,承揽业务,装修竣工后,出现质量问题便逃之夭夭,质量和维修成了大问题。
偷工减料行为方式
瓦工:
(1)买不合格的劣质水泥。每包可节省5元左右。约可节省100-200元左右。
(2)买不合格的劣质瓷砖。每块可节省0.5_1.0元或更多。这一项约可节省900元。
(3) 瓷砖水泥不实内空。可省工钱约为150-250元。
木工:
(1)买不合规格的劣质木板。以一块9厘米夹板为例。进口板的市价为75-80元/块。而国产的一些差货仅为 55-60元/块。差价是20元/块。以一个80平方米的家居为例,用9厘米板约为50块左右。单--这一项可以节省开支1000元。
(2)用劣质面板或在业主对材料不熟悉的情况下,而合同条款又没有明确规定时混水摸鱼。这一项约可节省400元。
(3)用劣质木地板,约可节省1500-2000元左右。
(4)快速铺设地板,节省工钱约为500元。
油漆:
(1)用假乳胶漆。可以节省500元左右。
(2)减少遍数。节省约为500至1000元左右。
(3)用劣质清漆。节省约为200左右。
齐家装修小贴士:
怎样防止装修中的欺诈行为?
不能因贪图小便宜而放弃原则。
要在合同签订前弄清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施工程序以及服务项目。
认真选择一家有信誉有实力的装修公司,尊重其劳动所得的合理利润 。
检查报价单所列项目的名称、材料、数量、做法、单价、总价。
注明增减项目等有关事宜。
在施工图上注明详细的施工做法和材料品名,作为合同附件。
家装价格玩猫腻
近年来,“价格战”成为中国市场上的一道“风景”,且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昨天是电视机赔本狂甩回赠用户,今天又上演汽车价格大放血真情回报,最终得实惠的还是咱老百姓。目前家装市场上悄然兴起的“分解价格”的假价格战现象会给人们带来什么?
装修项目越分越细
从家装市场报价来看,采取价格分解方式进行报价的装饰公司不在少数。他们的普遍作法是:将某一单项工程随意地分解成多个分项,按每一分项分别报价。比如在对一樘门的报价上,按正常报价方式,应按每樘多少钱进行报价(一般不含把手及锁)。如果说有分项,也是不同工艺和材料上的价格区别,但目前一些装饰公司为了达到提高签单量的目的,往往把一樘门分成几项分别报价,如把门扇作为一项;把门套作为一项;再把合页等五金件作为一项……更有甚者把安装和油漆的人工费,也作为一项收费内容让消费者再次交钱。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消费者往往不能识别这其中的秘密,也说不出这种报价不合理的原因,因此也就只有交钱了。
打心理战迷惑消费者
国外心理专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当商品价格发生任何变化时,都会给消费者产生心理暗示,促使消费者做出买或不买的决定。正是利用这一心理学结论,我们的一些家装公司采用价格分解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如果是把10元的价格简单地分解成两个5元,这本身也无可厚非。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都会带有商业动机,因此在价格分解上,他们往往把一些分项价格提高一小部分,消费者不易觉察,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总体价格提高了很多,这也是一场心理上的较量。
从上述种种表现可以看出,价格分解的目的就是变相地提高家装价格,其结果是消费者被欺骗,企业得到一时的利益,但此举最大的受害者不是广大客户,而应该是企业自己。
专业人士称,目前北京家装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只要家装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综合服务水平,那么老百姓就会从心里对这个企业产生认同感,企业也就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我们的这些企业管理者,在处理企业某些问题时,总是爱犯“投机取巧”和“目光短浅”的错误,而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和决策。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