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记者忙于“陶业长征”山东产区的的瓷砖产能调查。先淄博、临沂,后青岛、潍坊等地。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随着建陶市场的长期低迷,建陶企业也逐渐向两端分化,或退出建陶行业另谋商机,或轻装上阵,信心百倍面对未来。
众所周知,这次危机,受伤害或者说受影响最大的该算是淄博产区。淄博除了饱尝“贴牌”生产带来的后果之后,当地政府的重拳整治力度使建陶企业生产成本在不断提高,加之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陶瓷产品价格几乎未作调整,无形中产品利润空间被压缩。
同时,周边产区的快速兴起,以及其他产区产品价格的绝对优势,已经压得淄博产区多数企业,尤其是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的企业透不过气来。销售网络不断被撕裂,外围市场不断被分割出去,产品竞争已经由原来的销往全国各地逐渐被压缩为淄博周边区域。
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各产区各厂家销售区域相互的拼杀中,淄博建陶企业也逐渐清醒认识到:该寻找适合自己的产品,加强研发自己的特色产品及拳头产品来突破目前的瓶颈了。
记者在走访中,从许多老板的话语中,感受到淄博建陶正蓄势待发,正在需求一条适合淄博企业发展的路子。让记者感受颇深的是:
首先,品牌观念已经在转变。注重品牌建设已经不像以前只挂在嘴上,这是他们自己经历此次危机最深的感受。许多企业已经注重发展自主品牌,不再是“喊”,而是开始踏踏实实地去“做”。
其次,在用人制度上有改变。不再把工人当做雇佣员工,而是跟职工看作是合作的关系。经历过招人难、难招人的用工荒之后,以前的公司去选择用工,变成了现在双方相互选择的正常现象。企业拖欠工人工资的现象逐渐减少,职工的福利待遇随之在提高。
第三,在产品质量上要求严格,选用优质原料,哪怕生产成本会提高不少。许多厂家不再追求大产量,而是注重产品品质的提升,不断加大产品研发的投入。
目前,在淄博产区早有为数不多的优秀企业已提前行动,开始走高端产品路线,研发高附加值的产品。不少企业虽对后市茫然,但他们表示,不再用提高产量去竞争市场,需要从自身找优势,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前提来发展自己的优势产品。
在走访中,记者也发现一些规模较小,设备落后的厂家已经停产,准备转产;还有几家企业在转租或转让,他们感觉以后建陶行业会走的很累,对于高投入低利润的“鸡肋产业”不再钟情,不再坚持,选择退出建陶舞台。但多数企业在消耗掉一部分库存之后,选择继续生产,或者选择开部分生产线,来保证产品合理的库存。
俗话说,乱世现英雄。在各行各业,不论企业选择坚守,还是选择转产,都是企业根据自己特点来决定的。坚守的企业更需要树立信心,需要客观的分析市场,只有经历过市场洗礼的企业才会走得久远。今后的路还很长远,能够坚持就是一种胜利,也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