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陶瓷业减产增值成转型升级“模范生”

广东通过“腾笼换鸟”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近三年,成效如何很受外界关注。珠三角重要城市佛山对陶瓷业的落后产能关停调整与改造提升,使得产量减低,但产值、税收双增加,能耗、排污同减少,佛山陶瓷业成为了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大潮中的“模范生”。

广东佛山素有“南国陶都”的美誉,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和陶瓷商贸物流集散地,但陶瓷业的高能耗、高污染带来系列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使得佛山陶瓷更早地踏上了转型升级之路。

在6日举行的全国人大代表调研佛山经济转型升级活动中,佛山市常务副市长冼瑞伦介绍,佛山从2007年的400多家陶瓷生产企业,经改造保留60家企业全部实现清洁生产和生产工艺再造,从生产基地变为总部、会展、研发、物流和信息基地,陶瓷产量减少40%,产值、税收增长33%,能耗下降25%,排放二氧化硫减少20%。

用冼瑞伦的话来说,佛山陶瓷业的转型升级是“顺势而为”。冼瑞伦表示,陶瓷业的长期发展耗费了大量陶土资源,当地企业需要从外地运买原料,而产品则要运输出去销售,企业经营成本自然高企。政府则鼓励陶瓷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离原料较近的地方,企业总部则保留在佛山。

冼瑞伦称,佛山是传统产业大市,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利用了金融危机倒逼机制,抓落后产能的关停调整,实现小火电厂和立窑水泥厂全部退出,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基本完成。冼瑞伦还说,即使没有政府的政策引导,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佛山陶瓷企业也会考虑自谋出路。

值得注意的是,佛山三百余家陶瓷企业的外移并没有引来社会不稳。冼瑞伦称,政府并没有给予产业转移的企业直接资金补贴,但通过“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改造”政策使企业得到了一些地。在动员企业外迁时,虽然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但产业转移过程总体比较平稳,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上访事件。

佛山陶瓷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赢得了不少全国人大代表的赞赏。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亿达洲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秉记表示,佛山堪称广东推行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模范市,尤其在陶瓷业方面,生产转出去,根(总部经济)留在佛山,做到了“减产不减税”。

目前,佛山陶瓷产业正着手建设的陶瓷价格指数,将成为国内第一个引领陶瓷行业发展的导向标。

上述内容不代表齐家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热门评论

    发送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