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让家装成为一件“糟心事”

装修出个让自己满意舒适的家对众多消费者来说,是个累并快乐的事儿。但如果装修过程中出现种种事与愿违的麻烦,那就没有快乐,仅剩下累了。如何不让家装成为一件“糟心事”,是众多消费者最恳切的心声。

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老百姓投入到家装领域的费用比例也越来越高,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为了创造自己理想的美好生活,消费者付出了极大的恒心和毅力。但是,家庭装修细节太多、内容繁杂,绝大多数消费者不具备专业常识和技术监督能力,仍然会遇到林林总总的麻烦。

由于目前的家装市场良莠不齐,在家装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质量问题也逐渐成为众多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问题。有的是几桶油漆用下来就将近万元,有的是装修公司百般拖延,工程一直停滞不前。诸如:墙面开裂、瓷砖脱落、卫生间漏水……装修公司不履行装饰装修工程保修义务、在装饰装修工程整改中态度消极、故意拖延、敷衍了事等行为屡见不鲜……遇到这种事,消费者在辛苦工作的同时,还不得不硬着头皮与装修方斗智斗勇,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何维权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但是因为精力、时间的成本等因素,真正因为家装纠纷到法院起诉的案例并不多。

那么,如何在节约精力与时间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权益,业内人士认为,要从装修合同签订初始就认真把控。主要表现在主体资格、资质以及在使用材料、工艺要求、施工期限、验收方法、质量保修、违约责任、争议的解决办法等方面。

业内人士提醒,合同内容越细化越能在装修房子产生纠纷时保护自己,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在签订合同时,消费者要看是否具备工程报价单、施工图、装修项目确认书等文件以及施工项目所用的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而且,消费者在讨价还价时要把握分寸,有时过低的报价则意味着偷工减料。

上述内容不代表齐家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热门评论

    发送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