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一番彻骨寒,
怎得梅花扑鼻香?
左右黄华坤创业30年传奇!
1984年,深圳罗湖新城区的建设初具规模,建成后,100多栋高层楼房将创造全国密度最高的高层建筑区,53层的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大楼,沐浴在特区经济的政策下,深圳特区的经济赢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契机。
1984年邓小平南巡
这一时间,全国各地掀起前往深圳这块宝地淘金的热潮。
1984年,年仅18岁,高中毕业的黄华坤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前往深圳打拼。
1988年时的黄华坤
初出茅庐
来自福建南安偏山一隅,没钱没势没关系,初来乍到的黄华坤想要在深圳寻个一席之地,比想象的要艰难不少,几经周折,才进入到位于深圳黄贝岭一家叫湖宝的港资家具厂,这是一家做沙发和家具的工厂,也是黄华坤第一次与沙发亲密接触。上班的第一天,黄华坤做的是搬运的工作,就是将沙发从一楼搬到二楼,与其他人不同,黄华坤并不满足简单的体力劳动,从事搬运工作的其他同事完成任务的时候都在一旁抽烟聊天,而黄华坤却独自在车间内观看、帮助师傅制作沙发。
勤劳肯干,聪明好学。与众不同的黄华坤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在工厂进行扩张的时候,黄华坤被安排进入了新建的沙发车间内,并且真正开始从事沙发制作。
经过两年的刻苦求学,黄华坤练就了一身本领,到后来,只要看到沙发的样品图纸,黄华坤就能独自参照图纸将沙发做出来,自己打样,自己裁剪、自己缝纫......
这样的经历为以后创业的黄华坤带去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小有成就
1986年,由于经营出现问题,黄华坤所在的工厂进行裁员,这给“下岗”的黄华坤带来了一次重要的创业契机,这一年,黄华坤和一位老乡合伙,从家乡借了8000元钱,盘下了老板在竹子林的两间铁皮厂房,挂上一串鞭炮,开始了创业之路。
捧着一颗对沙发事业的滚烫热情,加之恰逢深圳大发展时期,黄华坤的事业做得比较顺利,不多久便有了稳定的材料供应商和稳定的销售渠道,这让初次创业的黄华坤尝到了一些甜头。
付之一炬
本来顺风顺水,逐渐步入正轨的事业,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没想到突入起来一场灾难给黄华坤绊了一个跟头,直接摔到山脚下。
1989年三月,黄华坤去车站接亲戚,与此同时悄然来袭的一场灾难光顾了他的工厂......
由于工厂正在扩建厂房,电焊火花引燃了库存的海绵,引发了一场大火,将整个厂房烧了个精光。事先并不知情的黄华坤带着亲友回到厂区,见到消防员正在扑救工厂,才知道自己3年多的心血已经淹没在熊熊的烈火之中,仅留给他身上穿的一件衣服。原本带着亲友高高兴兴回家,到家后却突遇火灾,这样的打击,让黄华坤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站在大火面前,腿脚发软,久久挪不动步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也许这就是上天给黄华坤的一个考验。
东山再起
经历大火后的黄华坤几乎一无所有,如何东山再起,走出困境,成为压在他胸口的一块大石,正在这时,一个电话拉了他一把......
原来就在最困难之时,经年攒下的人脉和良好的口碑帮了黄华坤一个大忙。供货商、销售商知道了黄华坤的情况,纷纷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就这样,在友商的帮助之下,大火半年后工厂回到了灾前规模。
91年,由于经营理念相左,黄华坤将原有的产业给了搭档,自己带着分得的100万元从头开始创业,将工厂建在了蔡屋围村起名“丽日家私厂”。次年,工厂迁至龙岗布吉,此时工厂已经有3千平方米,100多名工人。
开创辉煌
95年对于黄华坤而言是重要的一年,这年,黄华坤以购房入户的方式获得深圳户口,结束了十年之久的客居深圳身份,并且正式创办了“腾坤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自此公司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也就在同年,黄华坤正式注册了“左右”品牌商标。
左右商标注册时的留影
95年“左右”商标注册之后,便开启了左右沙发的飞速发展时期和品牌营销时期,从曾经的几间简陋铁皮产房飞速发展为超100万平方米的亚洲家具研发制造基地,年销售额达到20多亿元人民币。
2013年,左右沙发携手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女士,开启了左右沙发通往幸福的通道、通过一系列贴近消费者的营销方式,拉近左右与中国老百姓的距离;
2014年,发力幸福工程,超百万研发制造基地全面投产、全国服务网点全面铺开、终端服务培训全面展开,软硬件双向启动打造幸福网络,为消费者构建幸福服务;
2015年,左右沙发为博鳌亚洲论坛设计世界各国的元首专座,将左右的沙发置于世界瞩目的地位;
2016年,左右沙发助力中国绿化基金会 “百万森林计划”,积极投身绿化公益事业,同年,左右原创作品“局”正式亮相米兰。
如今的左右沙发,立足于全球风尚的前沿——深圳,一直致力于国内外家具文化与技艺的融汇与创新,为全球用户源源不断的输出品质精良家具珍品,旗下推出了满足国内外用户多元化需求的“左右客厅生活馆”、“左右布艺”、“左右国际”、 “左右现代美式”、“左右智美”、“左右乾坤”、“左右定制”、“纳菲迩”等多个产品系列,已陆续走向全球178个国家与地区,服务着500多万幸福家庭。
左右现代化的生产车间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一个成功的人,必须是吃得超乎常人的苦难,也只有历经过磨难登上高峰的人,才有领导一家企业欣欣向荣发展的能力,30年曲折发展,潮起潮落,最终屹立于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一个能让消费者信赖的企业,不仅经历了时间的残酷考验,更披荆斩棘解决了迎面而来的世事无常。
谢谢阅读
不要忘了动动手指分享哦
底部评论区已经开放,欢迎吐槽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