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砖,是用陶土烧制成的,因吸水率较高而必须上釉。这种磁强度较低。瓷砖,是用瓷土制成的,为了追求装饰效果也上了釉,这种瓷砖结构严密、强度很高、吸水率较低,抗污性强。瓷砖与磁砖,发音相同,却一字之差,究竟两者是否同一样东西,它们又有着什么区别
1:本质区别
磁砖通常比瓷砖价格高
瓷砖一般指有釉面的砖,而磁砖一般指无釉面的砖或通体砖(如玻化石等)。一般来说规格大的磁砖适合铺地面小规格的一般铺阳台墙面;磁砖比瓷砖相对来说较重,铺的时候不易与接触面粘合,所以通常铺磁砖时用水泥较多。而瓷砖的适用范围就比较广了,施工工艺较磁砖简单大多用于卫生间墙面地面、厨房墙面地面及客餐厅。地面烧制时两种温度有区别,由于现在市面上瓷砖的品种繁多,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质量大都一般,所以我个人认为。通常市面上的瓷砖比磁砖渗水性较强。基本一样,但是瓷砖一般指有釉面的砖,而磁砖一般指无釉面的砖或通体砖(如玻化石等)。
2:字面区别
从文字的演变来看“磁”是“瓷”的俗称,“磁”字演绎成可以作为“瓷”字的俗称是从“磁器”开始的,“磁器”原本指磁州窑所产的瓷制品,逐渐演变为可以泛 指瓷制器具。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著名民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附近,磁县宋代属磁州,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 继续烧制,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磁州窑制品也多,对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等国影响较大。而在台湾将一个俗称的“磁”字全面替代“瓷” 字的一个重要历史原因是日本对台湾长达50年(1895-1945)的统治,在日文的汉字中一般称china为“磁器”,类似的还有“陶磁器制の”、“陶 磁器工业”。
“瓷”字一直是陶瓷行业从业人士、甚至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一个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对应的英文是“china”,历史上都认为瓷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至于“瓷砖”这个词,用现代的观点来看,也仅仅是一个概念性名词,而不是一个严格的专业技术术语。
3:陶瓷分类
标准将陶瓷分为两大类:陶器与瓷器,而将瓷器的吸水率标准定为“一般不小于3%”,当然又将瓷器类分为三类,其中细瓷器的吸水率要求是“一般不大于0.5%”,在国家标准中用如此不够严谨的“一般不大于”、“一般不小于”的描述是比较罕见的,而且这个标准一直延续至今,据悉该标准正在修订之中。在陶 瓷砖方面,2006年9月1日起实施的gb/t3810.1~.17-2006《陶瓷砖》国家标准是1999年版的修订版,是与国际标准iso13006 《ceramic tiles—definitions, classific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marking(陶瓷砖-定义,分类,性能和标记)》等同使用的国家标准,标准中严格按吸水率将陶瓷分为五大类,分别为:瓷质砖、炻瓷砖、细炻砖、炻质 砖、陶质砖,明确规定瓷质砖的吸水率不大于0.5%,而将吸水率0.5%。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目前瓷砖的吸水率已经可以达到0.08%的水平。
而有些人这样理解:“磁”字是石字边,暗喻我们的磁砖坚如磐石,而“瓷”字有次于瓦的型构,其实这完全是片面理解“瓷”字的型构含义是瓷的诞生晚于瓦,我 们是先发明了烧瓦,在烧瓦基础上发明了烧瓷。显然是用“瓷砖”还是用“磁砖”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事情。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