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上海滩》的主题曲响了起来。
电视里许文强和冯程程正上演着生离死别。
要不是有一只“巨型”手指伸过来“啪嗒”一声关掉了电视,梵巢君真以为这是现实中的场景。
原来这些都只是模型。
微缩电视
但是这个也太逼真了吧,不仅电视可以播放换台,吊顶的电风扇真的在旋转扇风。
仿佛多年前的夏日夜晚还未走远。
会动的微缩电扇
街上商铺外的霓虹灯也在闪烁,旧式的餐厅还有发廊,一派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繁华。
微缩商铺
看着这些模型,恍惚间,梵巢君以为自己穿越回了上世纪的老香港。
七八十年代的电视机,黑白相框,铝制热水瓶,双层小冰箱……
▼
摩天高楼一座接着一座,香港,这座被封锁在高楼中的围城,每天都有新的模样。
大家步履匆匆,埋头奔走在繁华和喧嚣之中。
快节奏的生活被放在显微镜之下,一切都在被放大的时候,只有一个人停了下来,回头望,希望将城市里的旧时光缩小珍藏在自己的手里。
“好想把城市里面的东西,甚至童年见过的事物,全部都保留下来,但是根本不可能留得住。”
“所以我就好希望用我的能力,用我这双手,做微缩模型,把这些东西再做出来,呈现在大家眼前。”微缩匠人黎炽明说。
黎炽明在自己的工作室工作
今年50岁的黎炽明在香港生活了将近半个世纪。
1990年,他完成了在日本东京设计进修班的学业之后,回到香港成为了一名建筑模型师。
年轻时候的黎炽明帅的和明星一样
早期的建筑模型制作,没有计算机和机械的辅助,全凭手工,做了二十多年的建筑模型制作,黎炽明早就练就了一双巧手。
2003年香港的楼市跌入谷底,黎炽明跟着公司到了内地发展。
每天下班的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黎炽明就待在办公室,用剩余的材料倒腾着做些自己感兴趣的模型。
为了参加一个怀旧香港事物的微缩展览,黎炽明创作了《和昌大押》,他说这是他的初恋作品。
和昌大押是香港湾仔的地标性建筑,是一座建于十九世纪的唐楼建筑,底层做商铺,楼上是住宅,黎炽明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刚好就在这栋百年老楼的对面。
为了做这个作品,他带着相机去和昌大押转悠,刚好一辆电车经过,电车上面写作“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马上拍了一张照片。
现实中的和昌大押
于是,仅仅靠着一张照片,一双巧手,以及脑海中的记忆,他创作出了他的第一个微缩作品《和昌大押》。
《和昌大押》微缩模型作品
红白相间的小型巴士停靠在站点,
准备上车的人显得有点慌张,
生怕自己上车没了座位。
写着“纪念香港十周年”的红色双层电车,
从和昌大押门口驶过。
楼上的人做着自己的事情,
看书喝茶,
或是远望。
▼
遇到初恋的感觉是触电般的,从此黎炽明爱上了微缩模型的制作。
真的“爱情”就是不顾一切。
黎炽明在金融危机的风口,不顾家人的反对辞去了高薪稳定的工作,跑回香港开了个不到二十平米的工作室。从此,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间狭窄的空间里度过。
“从小我就喜欢砌模型,很多事物眨眼就消散了,我的能力就是用微缩的方法去保留。”黎炽明说。
用微缩模型还原旧时光的记忆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辛苦很多。
为了了解过去的建筑和东西的模样,100%逼真还原。他一有时间就跑去深水埗这样的老城区转悠观察。
弯着腰左看右看,
就是要弄清楚,
这老台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任何老旧的店面都不放过,
研究店里的结构和里面的摆设。
现在几乎已经没人用的DVD,
更要好好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常常一天下来后背都是汗湿的。
一旦开始制作,少则一个多月,多则两三个月,黎炽明需要沉静在作品的创作中,做的时候根本不能听,都某一个步骤的时候要一气呵成。每一天都只能睡一两个钟头。
累了,困了,打个哈欠,继续做。
实在累的不行,
就站起来甩甩手臂,活动筋骨。
这么辛苦的条件下,他的微缩作品一件接着一件的诞生了。
绞剪,剪发器,梳子,风筒……
每一个小物件都精致刻画。
会旋转的理发椅,
能播放的电视机,
让作品显得更加生动。
散落一地的碎发,
体现了理发店最真实的模样。
《平民理发店》
贴心地做了老夫子的漫画本,
让客人打发时间。
逼真的二十四味凉茶铺,
仿佛能听到老板和买茶的对话。
“老板,来杯凉茶。”
“好啦。”
“是不是祖传秘方啦。”
“是啦。”
香港人最爱去的冰室,
解决午餐最方便。
▼
大家都说黎炽明的作品记录了香港的老时光,却不知道,他的作品背后也有他和父亲共同的回忆。
“以前爸爸经常带我去南丫岛旅行,每次搭着小轮去南丫岛的时候,都会路过一个摩星岭外面的海峡,当时就见到摩星岭的山坡有一层层建筑物,这个印象留到现在。”
成片成片的小木屋,密密麻麻,
远看就像小人国。
所以当他被再次邀请参加微缩展览的时候,他想把这个和父亲共同的回忆复刻出来。
但是这个小岛早已不复存在,他能找到的资料也就只有两张图片。
困难不仅于此,通常微缩模型的比例是1:12,假如按照这个比例,那么1米范围内,只能做一间木屋,摩星岭房子太多了,黎炽明权衡之下,采用了1:50的比例。
用电池打个比方吧。左边稍大的模型人是1:12的比例制作的,而电池右边的那个模型人是1:50的比例制作的。
很显然,黎炽明这是要挑战自己的极限了。
到处寻找和实景相似度高的材料,搭底座,做木屋,找铁皮做屋顶,上色,做小人,装灯,做旧化,最后拼装。
做旧化是为了让屋子看上去有经过岁月侵蚀的感觉,更加逼真。但是这也是最难的。怎么做生锈的痕迹,怎么做出尘埃,这些都没有人教黎炽明,只能靠他一个人慢慢摸索。
在墙面的适当位置,如接缝处,凹陷处反复涂刷。
制作出经过岁月侵蚀的感觉。
经过近百个日日夜夜,他终于完成了这个难度极大的《摩星岭木屋村》的制作。将上世纪摩星岭木屋村的生活风貌再次展现在了世人的眼前。
看着这个作品,仿佛看到了昔日的生活。住在摩星岭木屋村的居民们,过着惬意而悠闲的生活。
母亲在楼下对着阳台上的孩子喊:
“衰仔,落来食饭啦。”
眼看着快下雨了,
天台上的阿伯,
喊着阿婆上来收衣服:
“衰婆,落雨啦,收衫啦。”
几个人摆了一桌,
搓起了麻将:“发财!”“我碰!”
“哎呀,唔好意思啊,我十三幺啊。”
“有冇搞错啊!”
传说中黑发白裙撑着红伞的女鬼,
躲在草丛里,
不知道谁会遇到她。
▼
做了那么多作品,黎炽明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有媒体采访他。
也有拍电视电影的用他的模型。电视剧《水发胭脂》更是借了他的工作室和作品一起拍摄。
各地都纷纷邀请他去做展览,这些他都不看重,他最开心的开始有很多老人来看展,并和他交流过去的景象。
“我们以前过中秋节都会舞火龙的,把香插在龙身上,这样舞的。”有个阿婆看着黎炽明的《舞火龙》感慨道。
“见到很多拄着拐杖甚至坐着轮椅的老人家,都会专程来看我的展览,他们会很怀念过去的情景,看到他们这样,虽然制作过程很艰辛,我也不断去做。”
▼
会遗忘的人是幸福的,可是认真去重拾回忆的人,却更值得被尊重。
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日新月异的城市里,黎炽明早已准备好,用余生去记得曾经,用双手去复刻回忆。
时光是贼,
偷走了昨天的故事,
改变了城市的容颜,
却又未曾真正的离开,
藏匿在不易被发现的角落里。
· END ·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