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恰逢装修旺季,不少市民反映受到了装修的困扰,尤其是中午休息的时间难以入眠,装修施工声音轰轰不断。在家居装饰的时候有哪些方面能最好的防止噪音呢?需要装修的朋友,赶紧来学习一些装修防噪音小窍门吧!
图片来源网络
多用木质家具进行吸音
虽然有装修噪音时间规定,但是噪音还是很烦人的,我们需要有一些小窍门来防止噪音传播。西昌鑫源家装公司负责人陈川介绍,家具在房间中是最自然的吸收、扩散体,特别是木质家具效果最好。木质纤维家具有多孔性,能吸收噪音。不同木质的吸音程度不同,较松软的木质吸音更多,如松木。家具不宜过少,过少会使声音在室内回旋共鸣。
由于普通住宅比较狭小,隔音普遍不好,想阻隔噪音,改变家具的摆放方式也很重要。当邻居家的音响声音过大,影响到你家,你可以考虑将书柜放置在与邻居家相邻的墙壁前。这种方法效果明显。
如果家里有木制家具的,也可以将其放置在与邻居家相邻的墙壁前,适当阻隔邻居家传来的声响。
门窗质量决定隔音效果
西昌远光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经理唐万鑫介绍,有90%的外部噪声都是通过门窗传递进来的,所以可以采用效果比较好的隔音窗来从源头隔离噪音。中空双层玻璃窗和塑钢平开密封窗能够隔离70%到80%的噪声,大大增加了普通单层玻璃只能降低30%到40%噪音的指数。
家里的门窗都具有一定的隔音作用,但效果差异就比较大。质量较好的防火隔音门,通常可以帮助隔离30分贝左右的噪声。所以家里如果有老人和小孩,在装修时应该注意对进户门和室内门进行隔音处理。门的隔音效果好不好除了看门关上后的密封性,门板质量也很重要。对于实木门和实木复合门来说,木材本身密度越高、重量越沉、门板越厚的门隔音效果越好。
唐万鑫还提醒,不少业主可能会遇到同样的困惑,即使是家里换了新木门,但隔音效果仍不理想,在卧室能够清楚地听到客厅的说话声。换门就是为了令家居隔音、保暖效果更好,出现这样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是由于很多业主或安装工人对木门安装及使用不当造成的。一般来说,门与地面的缝隙应该留在5-8毫米之间,门的左右与门框的缝隙加起来不应大于6毫米,门的上边缝不能超过2毫米。留缝太宽,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影响隔音效果和保暖效果;而留缝太窄,木门在热胀冷缩和干缩湿胀的条件下,很容易变形。
木门在安装时,门套与墙体间的缝隙都是用泡沫胶填充的,有的业主认为,泡沫胶有较强的弹性和可塑性,填充满后门套更结实,其实,这里并不需要用泡沫胶充满,如果太严实,泡沫胶会把门套顶出去,两侧门套有可能呈弧形,这样,很容易造成关门困难。因此,打胶时只要虚实相间即可,泡沫胶通风膨胀后会固化,使木门牢固且隔音。
墙体局部包装可降噪
墙面隔音是家居静音计划的重中之重,因为通过墙面隔音得到的降噪效果是最明显的,而墙面隔音效果取决于降噪建材的材质。陈川介绍,不少客户在装修时都表示,自己以前所居住的楼房墙太薄,楼上有人走动甚至说话楼下都能听见。有时候实在太吵,真想跑上楼去他家装一块地毯来减噪。其实,这是由于墙体不隔音造成的。“由于墙体不隔音而导致的室内噪音,仅安装木门、隔音窗户,是无法有效阻挡噪音的。”陈川表示,对于噪音敏感的客户来说,通过对墙体进行改造,做减振处理,从而减低室内噪音是最常用的办法。
陈川介绍,墙体减振,实际上就是在墙面进行一层特殊的隔声处理,将噪音声波产生的震动减弱,从而减低噪音。墙体减振处理会损耗一定的室内空间,减振结构需要八九厘米的空间,这让普通家庭有限的室内空间变得无法接受。对此,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如果在普通人家里,所有墙体都做减振处理是不必要的,局部减振处理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有钢琴、低音炮音响的家庭中,对钢琴、低音炮等器材的底部进行减振处理,降噪效果非常明显。
还有人家在墙壁上面封一层木板,再用海绵等材质做软包,外形可以做成各种造型。这种隔音装置造价大约在100元/平方米左右,但需要给墙壁增厚十几厘米。所以,通常情况下,墙体软包在卧室和客厅中使用较多,尤其是客厅的电视背景墙,采用软包能够达到一定的吸音效果。
此外,业主可以在原有墙面上打轻钢龙骨和铸隔音板,在龙骨和隔音板中间垫一层吸音棉。因为声音在墙体介质中传播比较快,加上吸音棉和隔音板,会减缓声音的传递,很多KTV、影剧院里都会采用这样的装置。这样的装置会为墙壁增厚六七厘米,造价也很高,所以普通人家不太常见。
厚重的布艺也能降噪
当室内的持续嗓音污染达到30分贝时,就会干扰人的正常睡眠。布艺消除噪声也是较为常用且有效的办法。试验表明,悬垂与平铺的织物,其吸音作用和效果是一样的,如窗帘、地毯等,以窗帘的隔音作用最为重要。所以,选用一条具有吸音效果的窗帘至关重要,质地以植绒、棉、麻为佳。一般来说,越厚的窗帘吸音效果越好,质地好的窗帘可以减少10%-20%的外界噪音。
另外,铺设地毯,其柔软的触感不但能产生舒适温馨的感觉,而且能消除脚步的声音,有利于人们休息。在卧室,应选用质地厚实的窗帘帷幔织物,控制光线和外界噪声。
本报记者 杨恒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