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地产风向标只是你以为的

“如果穿越到十年前的北京,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小诸葛就这个问题采访了身边的朋友们,一大票答案都是——买房买房再买房!有的甚至开始算起如果08年买了十套房到现在身家是多少。

言归正传,北京作为首都,之前一直是国内楼市的晴雨表。

这些年北京房产的发展历程大家都看在眼里,随着人口不断的流入,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房产资源又无法持续大批量入市,这就导致楼市不断水涨船高,北京楼市发展的历程曾一度被作为全国楼市的风向标,但现在来看还依旧如此吗?

高速发展后的沉淀期

北京作为我国的中心城市,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房价也没落下,目前北京的房价让不少人望而生畏,很多人表示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在北京买房几乎不可能,就算有六个钱包支持也很吃力。

一味的狂奔,终究不是上上之策。高速的发展也需要缓冲和沉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北京楼市显然已经进入了逐渐沉淀的阶段。

加上不可忽视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其第一要素就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稳定”这个字眼在其中尤为突出,试想一下在沉淀期,一个稳定且没有风吹的楼市,还能作为房产的风向标吗?

互联网才是摊大饼的高手

在风口和巨变的过程中,一线城市最先享受到第四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时代到‘物联网+’时代的福利。当然互联网浪潮从一线涌向三四线或十八线只是时间问题。

这两年二三线城市的崛起,新一线的逐渐形成,除了有大局规划的强大助推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互联网。

从人口和产业结构来看,二三线人才流入增加和产业优化这两年也在不断加速,近年来不少地方以大学生创业基金等福利鼓励大学生回乡就业吸引不少人。

再一个,从阿里上个季度的消费调查结果中也可以看出,其中百分之80%的消费群体来自三四线城市,显然浪已经吹过了一线。

浪潮过后的一线城市,也在受着互联网带来的反噬,看看今年年初北京统计公报发布的数据:2017年末北京全市户籍人口1359.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万人,这也是自1978年以来的北京人口的首次下降。

可见红利过后的北京,吸引力有所下降,另外成都、武汉、西安、长沙等城市在人才引进方面做得极为认真,再加上互联网这个摊开一线资源的最大助力。

未来,北京楼市的沉淀过程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开发商挣钱难已是圈内共识

前些年不少开发商在北京这片沃土上赚得盆满钵满,北京购房者相对其他城市购房者而言有一定实力,再加上需求量大,人口密集,在营销上也不用下太大功夫。

近几年这种“躺着赚钱”的时代仿佛结束了,从楼面价的攀升到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销售价格备案的实行,再加上“稳”这个主调的推进,楼市的整体利润缩小,但在这条利润链上的主群体不变,如此一来就需要有人作出让步。

士、农、工、商,从古代这工种排名可以预知,政府,开发商,银行的权衡之下,作为“商人”的开发商首先被削薄利润。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也迫使不少开发商转战远郊或转战他地(碧桂园在三四线就斩获了不俗战绩)。

从万达退市到万科转型再到近期保利的改名......已然证明楼市的钱不好挣,而北京楼市的钱更不好挣,这在房产圈已是公认的事实。

共有产权增多大势所趋

一直以来共有产权对于很多刚需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年身边摇到号的人明显增多,不再是之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状态。

这源于共有产权房供应量的增加,根据数据统计,早在17年北京供应的“限竞房”项目合计超过60个,总供应面积高达500万平方米。这些项目大多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入市。

除了17年的项目之外,在上周发布的拍卖地块来看,其中大部分仍然为限价房,这些限价房也会在未来陆续入市。

未来这种趋势或许也会蔓延到其它城市,目前共有产权房已经在广州、上海、成都等城市逐步实行。

可见,北京楼市各个体系发展相对完善后,将会在在福利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的实施上发挥引导作用,为人口密集城市提供样板。

政治地缘主导和经济走向标杆不可兼得

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楼市发展较早的城市,经过市场高速发展的沉淀,有多重产权的未来规划。

互联网大潮影响第一波过去之后,在数轮强管控的限购政策出现之后,北京楼市的市场导向作用已经被大大削弱。

当然在强干预和强引导下,住宅市场结构会不断得到优化,最终各人群对应不同居住方式的构想在沉淀期实现的可能也越大。

由于强大政治因素的主导,逐渐“特殊”的北京,已经失去了全国地产风向标的意义。而受市场主导相对较强的深圳或新崛起的新一线来成为楼市风向标更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

小程序配图带二维码.jpg21467120.l.jpg

tzy80158600

上述内容不代表齐家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热门评论

    发送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