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装修甲醛普遍超标,被除甲醛困扰,自测甲醛靠谱吗?

经常有人说甲醛是无色无味的,事实上,甲醛无色,但是有刺激性气味。人是否能闻到甲醛的气味取决于甲醛的浓度。因此,我们靠自己的嗅觉判断甲醛是否超标、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安全,显然是不可靠的。

室内甲醛浓度不同程度超标后,人体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image.png

我国新装修住宅室内甲醛浓度普遍超标

因为甲醛是有毒有害气体,早在1995年,我国卫生部就颁布了住宅室内甲醛浓度标准,当时定为0.08毫克/立方米。2002年,这一标准调整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0.1毫克/立方米,并将标准范围扩大到办公建筑(也就是说,在2002年之前,我国办公建筑的室内甲醛浓度是没有限制标准的)。日本、英国等许多其他国家也采用0.1毫克/立方米作为非职业性甲醛室内限制标准。

1999 年至2006年间的调查数据,我国城市地区约6000套装修一年以内的住宅,室内甲醛平均浓度为0.238毫克/立方米,全国351个办公室的平均甲醛浓度为0.256毫克/立方米。可见,10年前,无论是住宅还是办公室,室内甲醛浓度都普遍超出国家标准,而且办公室的空气甲醛超标可能比住宅更为严重。

2011—2014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装修住宅甲醛平均浓度一直是0.2毫克/立方米左右,与10年前相比并未有很大改观,仍然是国标的2倍左右。

甲醛确实可能致癌

人们印象中甲醛会致癌,这也并非毫无根据。

200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评估了甲醛致癌效应的相关研究报告后,将原先列为2A类致癌物的甲醛确定为l级致癌物。这个中心是WHO下属机构,是评估识别癌症致病因素的科研机构。根据致癌程度的不同,该中心将致癌因素分为4级,其中l级致癌物是已经有足够的医学证据和动物实验结果证明可致癌的因素,还包括放射性物质、黄曲毒素等。

早在十多年前,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认为,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甲醛引起人类的鼻咽癌,有强有力但不充分的(strong but not sufficient)证据表明甲醛可能引发骨髓性白血病,但缺乏对甲醛引发髓性白血病机制的解释。换句话说,该中心认为甲醛引起鼻咽癌是比较确定的,但虽然在人群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了甲醛和白血病的强相关性,仍然需要更多证据阐释其生物学机制。

影响健康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不只是甲醛

根据我国卫计委的年鉴统计数据,鼻咽癌和白血病都是我国死亡率前十位的恶性肿瘤。从目前的研究证据来看,甲醛暴露与这两种疾病都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甲醛与白血病的关系仍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另外,影响人类健康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不仅仅是甲醛,还有其他挥发性物质,例如苯也是致癌物。

虽然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甲醛超标就一定会导致白血病,但是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准则,对室内空气质量应该严格把关,不仅仅是住宅,更要关注办公场所以及学校教室、宿舍等。

如何去除家中甲醛?

装修时应尽量选择甲醛含量低、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材料,但是甲醛的浓度是一个叠加起来的总数据之和,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除甲醛的制剂,多是通过催化作用降解甲醛,然而由于甲醛作为胶水成分掺杂在板材中,这些方法往往只能降解板材表面的甲醛,无法真正根除板材内部的甲醛。活性炭、绿植等方法吸附甲醛极为有限,对于降低室内空气

甲醛含量作用并不显著。终于国内有了一种靶向除甲醛专利技术,独特的施工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去除脲醛树脂、涂料、乳胶漆、人造板、家具、壁纸、地毯、窗帘、皮革、布艺等装饰材料中的甲醛,24小时除醛率可达95.5%以上,并且本品对苯系物、氨、TVOC等有害物质具有良好去除效果,这种方法之所以这么有效原来是通过靶向除甲醛技术可以将植物提取的高活性有机化合物在水份渗透的带动下进入板材等污染源头中,将脲醛树脂中的不稳定结构进行脱氧,然后发生中和反应(高分子聚合反应),分子结构彻底变化,生成稳定不可逆的树脂类固体物质,反应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

image.png

如果想要知道居住环境的甲醛浓度,最好找专业机构检测。甲醛简易试剂盒通常灵敏度不够,又容易受温度、湿度等干扰,检测结果不准确,仅能做定性参考。

上述内容不代表齐家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热门评论

    发送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