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大信号预示着房地产新变化,楼市最不好过的日子过去了?

关于房地产的稍微风吹草动都会被不同立场的人去解读,甚至是过度解读,不仅对市场造成极大的误导,也会让官方不得不出来澄清解释。从去年年底,调控政策就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现在更是被期待,希望从最近的蛛丝马迹中寻到利于自己的信号。

房地产思路变得越来越清晰,但是也越来越让人更容易去带节奏的误读,自从“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新定位出来后,到现在基本上大家已经形成共识,房子回归居住属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且一定会持续很长时间。

1、房住不炒已经深入人心,提与不提都以稳定为主。

这两年来,我几乎每篇文章都有讲到房住不炒的定位,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人们的观念更新需要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去渗透,现在看来,房住不炒已经在落实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人们也比较接受这种观念。所以我们看到,去年年底的大会没有提到房地产,诸多传言令外界对楼市调控猜测渐多。很多人认为楼市调控会放松,楼市要回暖。现在又没有怎么提房地产,也没有对房住不炒重提,是不是房价要大涨了?

其实提不提大家都心里有数,房地产的基调没有变,也意味着国家有意识避免房地产过热,但另一方面不提也不见得都是坏事,不提房地产不代表房地产被放弃,更不是房地产调控要全面放松,而应该是保持现状,那么2019年调控既不会太严也不会太松。相比史上最严厉的2018年,2019年对开发商来说日子可能会好过一些。

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提法来看,“稳”字将贯穿2019年房地产调控的始终,将延续此前政策的稳定性。很可能调控不再更严厉,成交量可能会随着市场稳定而活跃起来,但是房价会随着上涨吗?大局已定,房价不会大起大落,稳定才是根本。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降杠杆都体现在稳定上。

2、房地产不能再成为经济增长唯一动力。

中国城市和小城市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认为,“没有房子谈什么实体经济?没有房子你会买彩电吗?会买冰箱吗?”北师大教授董藩更是不遗余力,“房地产才是最大的实体经济,没有房地产业救不了中国。谁也憾动不了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中国的房价不高,真的不高,炒房平抑房价。”他甚至认为,投机房地产就是投资房地产,把投机与投资直接划等号。

他们的话不是毫无道理,因为毕竟过去我们就是这么做的,但他们不明白的是,我们除了得到好处外,更多的副作用他们没有考虑进去,为什么?因为他们不管,他们要的就是眼前,他们不考虑子孙后代。可能他们没有,在国内。但是我们的国家必须要考虑,不能再干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事。

于是,人民日报评价,不能再走房地产拉动经济的老路。经济日报也发表过文章,《不要迷信房地产对经济拉动作用》。中国经济要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发展,要破除对房地产市场拉动经济发展作用的迷信。

此次报告中,跟往年不同,今年把房地产的表述放到了“城镇化”的章节中,并没有单列,由此也可以看出国家对房地产的态度。房地产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并没有否认,但是房地产独大的功效必须要逐渐破除。弱化房地产的炒作,把更多精力放在实体经济上,才能让我们走上更加健康的道路。

3、棚改任务基本完成,三四线城市将降温。

我们都知道三四线城市,一些没有人口和资源支撑,居然也能涨出天际,似乎没有天理,但是一方面是一二线城市严厉的调控挤出效应,另一方面则是棚改货币化政策刺激作用。

如今,这个有了很大改变。当前全国各级城市房地产去库存任务基本完成,而且棚改任务也落实得比较彻底。货币化安置政策收紧也是未来的大趋势。今年只是提及“推进棚户区改造”,并未提及具体棚改目标,也不提货币化安置了。一是任务差不多了,不需要提了,另一个也是释放信号,没必要再过多指望搞大刺激了。

这对三四线城市会造成巨大影响,这两年房价的大幅上涨的确透支了太多的购买力。相对而言,三四线城市也将进入降温通道中,最后形成一个稳定的态势。

21467120.l.jpg

tzy80158600

上述内容不代表齐家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热门评论

    发送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