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室的居住意识

起居室中的休息区是家人沟通与团聚的中心。它应具有适度的大小和相宜的气氛,从而满足明确的功能要求。由于我国物质条件有限.住宅起居室面积小,功能重叠,观赏电视等合而为一,是多功能活动区。它由一组沙发或座椅,与电视柜等围合而成,既有接近密切距离,也有远方向的社会距离,还要满足观赏电视的合理距离。一般亲人之间谈话,感觉亲切。彼此感情得到充分交融的距离为:坐姿谈话小于2m;站姿谈话小于1.8m。待客交谈感觉融洽的距离为:坐姿谈话一般是1.2—2.4m;站姿谈话是1.8—3.6m。人们的正常听觉距离大约为3m左右。合理的电视观赏距离应为电视屏幕对角线尺寸的4.5—5.5倍,大体是2.4—3.0m左右,良好的观赏视角范围为60°以内。这样,起居室休息区最小净宽应大于2.4m。

休息区应尽量选用体积小巧、造型新颖别致、做工精细的家具设备。选择相宜的材质和色彩,利用不同高低的棚顶和“室内地台”,制造室内空间的高低位差.以创造引人入胜、赋有情趣的环境气氛。

从居住行为模式看,起居活动(包括家庭团聚、会客交往等)日益受到重视,视听要求、学习工作要求等也是家庭业余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一定居住面积条件下,大起居室和相对安静的小卧室布局引起重视。

我国套型模式从早期的居室型演变为近10年来广泛采用的方厅型,预计到2000年套型模式将逐渐向起居型过渡。

居室型(或称起居就寝合一型);平面特征往往以走道将各居室分隔为相对独立的空间。每个居室的形状、大小,又是以放置床位数的多少来衡量是否有效利用为标准。由于居室空间内起、卧活动混杂,给家庭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厨房、卫生间空间的尺寸也无法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因此,居室型套型模式只能适应于标准较低的家庭生活要求,故又称生存型。

方厅型(或称餐寝分离型):套内的方厅是扩大的交通空间.方厅除了就餐以外,还可兼顾家庭团聚、待客、家务等起居活动,克服了部分起居活动与睡眠、学习、休息之间的相互干扰。但由于方厅的尺寸和环境尚不能满足家庭起居活动的多种要求,如间接通风采光、缺少良好的视野和空间的内外交融等,加之方厅内门的集中(一般有5樘门以上),墙面支离破碎,家具及设备无法就位,无法组织良好的休息空间.故又称温饱型。

起居型(或称起居就寝分离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逐渐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发展,套型模式也将向起居型过渡,并成为小康套型的基本形式。

起居室作为家庭团聚、社会交往、文化娱乐、就餐等活动的主要场所,而成为套内空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因起、卧空间的分离,满足了家庭团聚、就餐、视听等同步活动所需的公共空间,协调了家庭内睡眠、学习、休息等异步活动所需的分离空间,形成了代际之间生活相处、思想与情感沟通的空间组织。

小康型起居空间的低限面积分析

(1)社交娱乐休息区:这里既是社交会客的场所,又是家庭聚谈休息、欣赏音乐、观看电视和娱乐的中心,也是现代家庭通过传播媒介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地方。它一般应处于起居室内的主要位置。

(2)以沙发为主的休息区:人与沙发之间的关系应以坐着的入所需的尺寸范围为标准。沙发可布置成围困形式,茶几或边几与其巧妙配置。

上述内容不代表齐家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热门评论

    发送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