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住逻辑携手中国精品酒店联盟,在上海国际酒店工程家具及商业空间设计展发布了首届《酒店设计趋势白皮书》,现场由中国精品酒店联盟理事长姜庆先生从酒店用户的年龄、职业、性别、学历和酒店本身的环境设计、服务、地理位置、餐饮、风格等多个维度对未来酒店设计的趋势进行了讲解。
以下为本次《酒店设计趋势白皮书》原文:
在酒店入住人群中,商务出差比重最高占33.4%。商旅与酒店联系十分紧密,所以酒店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商务功能。
针对酒店类型、价位偏好调研显示,200-400元经济型酒店是出行首选。
而通过对酒店用户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的分析,可以发现20-30岁、收入20—30K的男企业白领,主导酒店消费话语权。
通过对酒店用户入住地域的分析可以发现,北京、上海、南京这三地为酒店用户消费前三甲。
报告通过环境设计、客房服务、地理位置及交通、重新等各方位进行调研,发现环境设计占比最重,重新定义了酒店行业内容占比。
从风格的角度出发,调研消费者喜好,发现北欧风成为了当代消费者偏好中的主流,且个性营造跃居为酒店设计关注的榜首。
通过对酒店设计师调研,发现超六成酒店由自由设计师设计完成。
分析完数据,白皮书同还统计了2018酒店设计行业设计大事记。
2018,智慧化升级的势头更胜往年,就连百度、阿里、腾讯等行业巨头也纷纷布局酒店智能行业。
用云技术、人工智能、社交和支付工具,通过“智慧酒店”解决方案,对酒店的传统设计进行升级改造。
同时也是存量酒店改造升级的大机会,2018年国内酒店行业供需改善+存量升级,推动进入上行周期,行业发展向好。通过科技为酒店行业赋能,通过智能改变设计。
案例1:网易严选亚朵酒店
网易严选亚朵酒店大厅内采用了一个9米高的三层LOFT 空间,大堂是3层的立体空间,平面面积不大,但是内部的层次分明,区域划分合理,设计感十足。主题严选房间以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为主,大量使用原木与灰白色,偏北欧风。惊喜在于房间里隐藏着不少“黑科技”,例如专门为懒人设计的按钮,按下后灯光和窗帘能自动打开,房间瞬间从夜间模式切换成了白天模式;扫描走廊上悬挂的装饰画上的二维码,还能够在手机上听到详细的语音介绍。利用设计深度场景打造,刺激再次消费。
案例2:MUJI 酒店
MUJI酒店将“土”、“木”、“铁”等自然元素的再诠释,营造出一种“感觉良好生活”的生活方式,普通、平实、却好用在这里得到了无限的释放。生活方式取代单纯的空间利用,也成为酒店设计业不可回避的崭新目标。
案例3:CHAO酒店
充分利用对未来市场和细分人群需求的理解,打造一个更聚焦于体验类设计的住宿产品,文化、艺术和时尚类人群是CHAO酒店的最新目标客群。
解读历史是为了更好的规划未来,看完2018优秀案例,或许我们对未来的设计发展趋势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如先来看看白皮书是如何解读。
地域文化特色愈多凸现,以本土化自然生态、历史文脉、生活方式、民族风情为主题的酒店设计方兴未艾。
而地域文化酒店设计中资源导向类产品占比高达73.85%,地域文化的应用集中于自然生态,如自然资源中木、竹、石材、泥土等常见的建筑材料,以丰富的地域特征要素和人文情怀反映地区环境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应用不足,其中以古建改造居多,但也时常会局限于传统家具、民居中。
城市酒店的设计趋向前卫、时尚,充满都市气息而呈轻奢风格。大量沿袭欧美同类新产品风格,舶来产品本地化不足,新中式、北欧风受千禧一代追捧。
禅文化主题、茶文化主题、手作主题、知名IP主题、艺术主题、名人主题、养生主题、运动主题等层出不穷。但多数主题集中于空间表现,服务内容不足,概念大于实际,需要优化完善。
室内的方向正趋于回归自然,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以及人们在社会中的压力,人们渴望生存在自然的环境中。并且在酒店设计行业,近几年设计师们不断的在尝试采用新的、环保的材料去营造“绿色”设计。
酒店设计行业一直以来将塑造品牌为营销目标,而现在圈层营销成为最精准适用的营销手段。通过圈层营销,圈层文化看似小众其实不然,在移动互联网模式下,人们被分裂成一个个具有社群特性的繁多种类。他们只选择自己偏爱的交流领域,跟随志趣相投的意见领袖,而圈层更专业,更愿意分享,一旦品牌与之文化基因匹配,将产生巨大的羊群效应,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交织发展,营销越来越与技术融合,相信会有更多的酒店会转为用圈层来标签自己。
软装是将室内产品重新组合,能体现酒店的气质和文化涵养,它打破了传统的酒店硬装修界限,创造环境意境、强化空间风格,完美展现酒店个性。而且,当酒店装修面临升级的发展周期时,通过软装即可轻松呈现出不同面貌,让消费者获得新鲜的感觉。所以酒店装修中,越来越注重软装设计。
酒店的实质依然是住宿产品,其作为接待设施的硬件、服务等内容不容忽略,空间设计是载体,而专业内容则是灵魂。
转载于 住逻辑世界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