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诸葛找房
与两三年前,人们极度乐观的态度截然相反,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出现了不少悲观情绪——多个“菜价房”城市引发关注;一线城市去化压力增大;二线城市降低落户门槛疯狂“抢人”;近500家房企宣告破产;上市企业纷纷靠甩房“续命”;地产大亨接连清空手下产业;“稳中有降”的城市逐月增加;房产交易的议价空间拉大,交易周期却在拉长;曾一度高傲的房地产从线下向线上发展;交房与质量维权事件集中涌现……
在这一年里,楼市发生了太多事情,有好有坏、有冷有热、有升有降,可谓变幻莫测,让人摸不到头脑。而每有丝毫变动都会引得人们反复推敲,生怕自己因放过细节而吃亏,但是这样也容易造成草木皆兵和过度解读。那么,未来5-10年后,房子会成为“烂白菜”还是“真铂金”呢?我们上述提到的几个现象来分析一下。
首先,“房住不炒”将被长期贯彻。总有人认为,此轮调控是暂时性的,总有放松的那一天,因此仍抱有卷土重来的希望。每当诸葛小编遇到这样的人都感觉很无奈,油盐不进,说再多都是徒劳。只能说,金钱和利益真的可以蒙蔽一个人的眼睛。
在今年的前11个月里,全国共出台调控新措550余次,这样的频率无疑是空前的。从房贷利率、房企融资、限购、限贷、限售,以及整顿房地产行业秩序等方面,可谓全方位、多角度。在这一年里,每每召开重要会议,或是发生热议事件,官方发言人和官媒都会重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并强调不再用房地产来拉动和刺激经济。这些表达已经十分直截了当了,说的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
换言之,未来买房自住或者出租都可以,但是恶意囤房抬价,则是不被允许的了。比如近日,深圳的楼市一片火热,房东违约抬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当地住建局对此可谓高度重视,并表示将对发布集体涨价言论相关当事人进行约谈,暂停涉事小区的二手房网签手续办理。如业主确需交易,需签署交易风险知晓书,相信这仅仅是严惩乱象的开始。而作为购房者,也需要思虑周全,切记盲目跟风,冲动消费。
其次,地产大亨纷纷退市,上市集团靠抛房“续命”。继李嘉诚、王健林甩房之后,10月底,潘石屹也被爆出转卖手下“八大金刚”,众人纷纷猜测是不是楼市真的不挣钱了呢?对此,从潘石屹手中接过SOHO产业的孙宏斌表示:
“这一次的房地产调控不太可能会放松,作为开发商一定不能把这次调控当成短期的,一定是长期的”。可以看出,他对行业的看法非常理性,也并不悲观,不然他也不会明知山芋烫手却还要去接。换句话说,就是房地产的发展还有潜力,只是不能再过分暴利。只有要遵守规则,才能走的长远。
而近日,多家上市集团也开始大量抛房,此举引得当地监管部门的关注,并下发了“关注涵”,要求企业给出合理解释。对此,业内权威人士指出,卖房保壳、补贴保壳等乱象,之所以多年来屡禁不绝,并不是退市监管不严,本质上是退市制度设计问题。好在目前科创板更严退市制度已经推出,今后此类乱象将不会再有生存空间了。不过,这一现象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房子“稳准不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投机者们也该引以为戒。
最后,今年有近500家房企宣布倒闭,平均每天1.5家。这一消息被业内频频引用,愈传愈烈,甚至被过分解读为“照此发展将会有80%开发商死掉”,但现实真是如此吗?据统计,我国有近10万家房地产企业,即便其中四五百家破产,也只占百分之零点几。因此,人民日报只回应了一句话:房企破产是市场正常现象。
也就是说,就算是头两年房市一片火热的时候,也会有这么多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倒闭,这不足以作为看衰楼市的依据。抛开这些现实性的因素,理论角度也不谋而合。
一来,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0%,城市群和人口正在发生变化。二来,老龄化趋势加重,人口负增长现象正在临近。三来,土地增量正在减少,未来“改造维护”将逐渐替代“大拆大盖”。正如孙宏斌所说:过去大家在抢增量,以后就是抢存量,这是一个特别大的变化。四来,货币供应M2增速趋缓,货币贬值驱动力将减小。
经济学家任泽平说过这样2句话:一是,“除去‘猪’的因素,其实是通缩的”。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降速还是挺明显的,未来10年,货币贬值压力显然没有过去那么大了。二是,“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专家这话的核心意思,无非就集中在“人口、土地、金融”6个字上,各地不同城市情况不同,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而作为普通购房者,我们没必要考虑那么多,也没必要敏感和紧张,更不该太过咬文嚼字,还是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楼市。菜价也好,金价也好,都不是绝对的。“烂白菜房”并不是指房价就跟大白菜一样,而是可能会存在“有价无市”的情况。“黄金屋”也并不是指房子会像黄金一样稳涨保值,而是指是否物尽其用,物超所值。闭着眼买房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继续深陷回忆必然是有弊无利的,还是迟早看清现实吧。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