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您问,为什么要建武汉战“疫”数博馆?
_
我们想永远记住这些数据和画面,
记住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一夜封城,
最大限度遏制病毒扩散;
记住一声令下中不添乱、
安静宅在家全面配合的你、我、他;
记住与时间赛跑,
10天建成3.39万平方米
1000多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的中国速度;
记住在信息杂乱、头绪众多、
操作繁琐、物资匮乏的时候,
联合各方力量不分昼夜
克服种种巨大困难筹措物资的同胞们;
记住穿脱防护服耗时半小时,
穿上10分钟满身是汗、护目镜模糊,
坚持八九个小时不上洗手间的医护工作者;
记住那些身后也有家人、有期盼,
在战斗中用血肉之躯坚守阵线、诠释担当,
牺牲在一线的警察、医生、公务员、工人、志愿者、村支书……
记住那一晚被紧急叫停,
但直至今日还回荡在胸口,
让人心疼的武汉人抱团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
记住元宵晚会现场,
空无一人却让空气、大地都震颤,
戳进无数千里之外人心窝的诗朗诵:
“在这个特殊时期,你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
记住3000万“云监工”
在线围观“白居易”“送高宗”“呕泥酱”的
每一颗为项目加油打气的滚烫的心;
记住“最难带的一届网友”的绞尽脑汁、苦中作乐,
在微博上送出的那一个个“疫情宅家”欢乐话题;
记住从全国各地奔赴武汉的
大米、白菜、茄子、土豆、洋葱、香蕉;
记住爱心人士群策群力,
为武汉动物园筹集到的
小泥鳅、小鲫鱼等动物口粮……
_
_
我们还想留下什么?
留下历史的回答。
是什么力量让14亿人口的国家
有条不紊、凝聚一心、攻坚克难抗击病魔?
是什么让春运大潮按下了暂停键,
让川流不息的道路空无一人,让全民安心宅家?
是什么让有狂欢传统的农历春季变得安静而内敛?
是什么让行动跨越对病魔的畏惧,
让勇气和信念在逆行路上被撒播?
此刻,我们确实很难。
谁都没办法预料,
灾难和明天哪个先来临。
在武汉的人们,经历的情绪起伏和顽强抗争,
与城外全国民众的
紧张、担心、焦虑、疑问相混合,
或许给疫情笼罩上了一层灰色,
人类与病毒抗争的艰难历程
把我们不断推向悬崖边缘。
每一个疫情风暴中的你我,
或许不曾经历人类历史上
肆虐的霍乱、天花、鼠疫,
但今天我们目之所及的一切,
都会将成为人生的大事记。
我们终将在狂风巨浪的冲刷中,
装备出更坚强的盔甲,
获得一次又一次灵魂的洗礼。
_
_
我们为什么要记录?
疫病是暂时的,普通的生活才是日子的基本形态。
因此记录历史的出版人真正期许的是,
在现代化进程中,
历史对爱和对危机的记忆可以同样深刻与长久,
而不是止步于“偶然闪现的时光”。
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
抗疫过程中聚集的人类情绪,
将爆发出更大的力量,化为无形的智慧,
它会告诉未来的人们,“同根”是什么。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
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
以武汉为核心的抗疫之战,进入了关键时期。
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所推动的项目
“武汉战‘疫’数博馆”于2月6日正式启动,
踩着这块标记着苦楚与坚强的土地,
一批工程师起早贪黑,争分夺秒,
与时间疯狂赛跑。
再快一些,我们就能多记录一些,
让历史的底稿细节更丰富一些。
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宝贵的东西。
全员战“疫”,你我同在。
要记得此刻所有的坚守,
都是奔向未来的团圆。
记录真实,传递感动,保存力量。
武汉战“疫”数博馆资料征集入口,为您打开。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战“疫”数博馆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作品资料正在征集中——
没有救死扶伤的巧手让生命重生
但我们希望以字为书 以视频为媒
共同记录当下的每时每刻
记录这段故事中的每位参与者
【征集要求】
*来稿应为未公开发表和出版的内容,题材不限,VLOG、文字、图片等均可,务必客观真实,反映疫情当下的民生现况及个人见闻;
*提供作品者都将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提供的“宅家悦读大礼包”;
*作品一旦录用,将提供完整规范的版权保护。
·医务人员和前线工作者,希望您讲述抗“疫”战争中的故事;
·患者,希望能留下您与病魔斗争的行动轨迹、心路历程;
·各方志愿者,请全面展示你们逆行的勇气,记录下你们的无私和大爱;
·“疫区”群众,说出您的宅家生活,用积极乐观为抗“疫”增添力量!
【如何投稿】
音视频:2279281426@qq.com
文字:423322329@qq.com
图片:454578039@qq.com
请务必留下真实姓名及详细联系方式。
公益事业需要大家的支持!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删)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