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租售比的文章,引起很多读者讨论。大概的结论就是从目前统计的重点50城来看,租售比处于合理区间的仅银川一个城市,而从售租比来看,全国50大中城市的平均售租比为50.9年,也就是中国居民想要用租金收回买房成本需要50.9年,拿单独城市来说,厦门售租比81.3年,三亚售租比72年,苏州售租比65.5年,青岛售租比64.4年。
其实很多人也注意到一个问题,上述得出的结论主要是以目前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和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房价计算的,而这两个数值并不会完全固定,存在一定变量,尤其房价!这些年房价变动情况和租金的数据对比完全呈现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态,房价高成了不用说出口也会达成共识的存在。
一、房产市场的恶性循环
租、售两个字分开来说,很大一部分问题存在“售”这个方向。自商品房出现并逐渐占据主要市场,房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逐渐升华,传统意义上的居住属性已经无法满足人们,金融属性成了更多人看待房子的侧重点,所以这些年房子被当成一件普通商品,呈现出高频、短周期的交易特点,就像快销品一样。
开发商快速拿地缩短周期盖房,方便入市,购房者“疯狂”抢购囤房等待升值变现,快进快出,需求端和供给端相互作用下带动市场飞速发展,房价自然不会扯后腿,一路加速奔跑。
你可以回想下你所在城市的房价变动情况,拿小编目前工作的北京为例,2018年1月,北京平均房价为62957元/平方米,2008年1月平均房价为12479元/平方米,相差约5倍,是不是很希望自己有超能力回到从前!
借助房价涨势,房产市场从供给端到交易端再到供给端,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潜伏在暗处的危机增加,楼市越来越禁不起推敲,不止租售比,像空置率、户均住房套数、人均住房面积、房企负债率,任何一个数据拿出来都值得大家反思。
二、住房拐点提前到来
今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20-2021)—楼市调控:迎来曙光再出发》发布会在京举行。报告明确指出,从时间上看,原来预估的在2025年出现住房绝对拐点即住房销售额绝对量下降可能会提前。
对于这个观点大家应该早有预期,增量市场进入存量房市场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问题的存在就需要被解决。楼市已经率先表态,逐渐从原来的大拆大建到现在的旧房改造,注重维护和服务,在住房不炒的指导方针下,市场也淡了下来,眼下存在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城市和城市之间、人与人之间。
所以这次《报告》还给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即加快开征房地产税以带动长效机制建设。“建议在一些热点城市和炒房屡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试点开征,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开征房地产税。”
一旦房地产税开征,无疑会加剧购房成本和持房成本,相信一些人要未雨绸缪下了。
而且关于具体的征收方式,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倪鹏飞表示,试点开征房地产税可以坚持“立法先行,加快立法”、“充分授权,地方主责”、“逐步推进,水到渠成”的总体思路,以仅对新交易或者过户(包括赠与和继承)的非经营性住房家庭开征房地产税制度,而对拥有存量房但暂不进行交易和过户的住房家庭暂不征收房地产税的总体方案,并根据一定税率、税基、起征点开征房地产税。
你认为合理吗?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