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驻店记者走进川豪装饰的接待厅时,被眼前的场景所吸引,一位肖先生情绪激烈地对着几个工作人员在诉说着他装修的事,“你们看嘛,工程才刚刚开始,人就跑了,咋整?你们能不能帮我继续完成装修嘛?”原来,肖先生找的装饰公司在开工后不久,就人间蒸发了,“3.15”刚过不久,肖先生就实实在在地经历了一把家装陷阱,他愤愤地说到,“原来在报纸上看到的事情,我居然能亲生经历,太气人了!”
经朋友介绍,肖先生找到了川豪装饰,想继续他的装修。记者看到川豪的相关负责人认真地接待着肖先生,做着进一步的协调沟通,决定给他解决头疼的装修问题。
在后来的采访调查中,记者从相关投诉部门了解到,目前家装市场虽然比前几年成熟了不少,但由于其不规范引发的家装事件依然时有发生,像肖先生遇到的这种现象,还不是个别现象,随着市场的发展,目前家装消费呈现出新的消费“陷阱”。
报价低开高走
在施工预算单中,将施工所需要的用料及价格、管理费、设计费等一一罗列出来,并给与20%――30%的优惠(这种优惠,品牌装饰公司往往给不出来),让消费者感觉“物美价廉”,然后欣然签了约。装修决算时,工程实际费用远远高于预算单,比如油漆多了一成,电线超了一倍,多出来的料需要补差价。让消费者顿觉自己上当受骗,低预算的报价装修竟然比高预算还多出很多。
工程走私单
消费者找到品牌装饰公司,正考虑其价格时,往往有设计师主动提出,为其推荐熟悉的工长装修,一样确保效果和工程质量,价格却会便宜很多,抵挡不住诱惑的消费者往往被说动,当然,这种工程没有合同保障,没有监理监管,当然也不会有售后服务了。消费者想找物美价廉的装饰公司本无可厚非,但却让一些没责任感的设计师钻了空子。
合同使用模糊语言
一些装修公司在签订合同时材料和工艺说明使用一些模糊的语言,如:材料的标注以“高级材料”一言以蔽之,而什么是高级材料,只有装饰公司或施工队能说得清、说了算,这为他们偷梁换柱打下伏笔。
从上面的常见问题来看,不少家装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导致管理粗放、营销混乱,最终造成业务难以为继。这其实是家装规范体系的缺失和不健全造成的。从家装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管理、营销和技术更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之本。
2008年家装市场消费更加青睐于品牌,家装行业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两极分化”态势日益明显。目前,成都的几大品牌家装企业,正在进行装修各个环节的规范细化,由于各企业利益的立足点不尽相同,因而具体细化的家装规范体系的制订就显得十分迫切。本周的驻店记者了解到,川豪装饰在成都市建筑装饰协会的主导下,经过行业代表企业及行业权威人士历时一年的努力,一套涉及设计、工程、材料及服务的家装规范操作标准已经编撰完毕,并在本届房交会上隆重推出据了解,该规范体系包括12个方面的内容,从条款上将装修严格制度化,做到工作问题解决有理有据,避免员工间的互相推诿和越权现象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将家装过程中的各中陷阱,规避在家装进行的过程中。有了这套标准后,装修业主就可以对照自身享受的家装各环节服务,审查出该家装工程是否被偷工减料了,是否已经达标。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