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卫浴行业难言之“痛”两大弊端制约市场发展

近几十年,国内卫浴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无序到规模生产的过程。中国卫浴企业的发展时间不算长,比国外上百年的卫浴企业来说,更是有着先天不足的缺陷。但是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现今的国内卫浴企业已经初具规模,从生产制造到品牌塑造,中国卫浴企业也开始朝着百年企业发展。虽说国外卫浴企业有着先天优势和长时间的品牌积淀,但是中国卫浴企业也有后起之秀的趋势。

很多人认为中国卫浴企业依赖国外卫浴品牌生存的比较多,但是也不可忽略逐渐崛起的民族品牌的自主创新力。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卫浴设施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卫浴洁具占世界总量的30%,卫浴配件也几乎占了世界总量的35%,而一些具有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卫浴品牌也纷纷在国际舞台上亮相。不过也不可否认,中国卫浴产业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存在着一些我们无法忽视“伤”,是发展太过迅猛,还是行业缺乏规范,或者是依赖国外品牌已成习惯,导致独立发展能力薄弱等,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现今中国市场上普遍认同的十大卫浴品牌中,美系科勒、日系TOTO以及欧系乐家品牌主要是占据中国高端市场,其销售网络主要集中在省会和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代理商是行业内最顶级的商家,购买者也是国内最具消费能力的一部分人群,约占10%的市场份额,这部分市场没有低价倾轧、极少的消费投诉,把它们塑造成可信赖的品牌群体,形成了良好的经营秩序,从而主导了行业话语权。而且越来越被卫浴企业看好的工程项目渠道,也一直由这些国外品牌占据优势地位,国内卫浴企业想抢占较大份额工程市场,几乎不太可能。

惠达、四维、箭牌等国内卫浴品牌也是终端市场的主要占领者,以广东、重庆、唐山为核心,呈三足鼎立之势,约占30%的市场份额。而庞大的低端市场,主要以国内其它本土品牌为主,有300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0~100家。其销售区域覆盖面广,销售大多集中在大众化的建材批发市场,约占50%~60% 的市场份额。这些小型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陈旧、产品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甚至靠贴牌生存等明显劣势。而几个国外大品牌不仅把控高端市场,在价格上也越来越具备竞争力,逐渐在向中低端市场渗透,对中小卫浴企业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不仅如此,在缺乏国内高端品牌,而中低端品牌拥挤的情况下,也导致了卫生洁具区域性的饱和。特别是因今年在房市调控、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攀升、水旱灾害不断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利润原本就不高中小卫浴,更是艰难前行,或许在各方压力之下,又带着先天不足的中国卫浴市场,又将面临一次洗牌。

陶瓷卫浴行业两个弊端制约市场的发展

陶瓷卫浴行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日用陶瓷产量占全世界的70%左右,陈设艺术陶瓷产量是全球的65%,建筑陶瓷产量也占世界总产量半壁江山。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使中国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陶瓷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弊端一:一成不变的经营模式

在一成不变的经营模式下,部分陶瓷行业已经出现了疲态,一些新产品和新手段亟需一些新的营销模式来配合,才体现出自身产品的价值最大化。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行业龙头企业已经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开始通过自身的主动创新去升级渠道建设。

经营模式的升级与改造的过程往往是非常痛苦的,但不进则退,不强则亡,陶企应该主动出击,快人一步,抢先占领市场有利的位置,才能在大浪淘沙中幸存下来。纵观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的历史,国内陶瓷产业真正的市场萌芽,大概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而发展的鼎盛期应该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期。伴随着整个陶瓷产业发展而来的就是陶瓷销售渠道的风云变幻。从行业销售渠道发展史来看,卫浴行业经历了厂家直销、产品批发、总代理经营、区域经营、品牌专卖代理、加盟经营等发展阶段,无论是哪一种经营模式,厂家与渠道商之间既有利益也有矛盾,然而谁都离不开谁。

弊端二:传统的厂家直销模式

厂家直销中心是生产发展、市场商品丰富的产物。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生产企业通过商家经销、代销和自己附属的供销系统出售商品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大量积压的库存商品,需要自己寻找出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就在城市与城市之间交通方便的地方建筑简易的、有一定规模的联体式独立商店,以租赁形式供生产商直接销售商品。这种由厂家直接经营而形成的商业群体,就叫Factoryoutletcenter,译为厂家直销中心或厂家门市部中心。

但是在我国,特别是陶瓷行业,起初厂家为了打开市场,都会到当地的市场开设一个门市,直接销售自家生产的产品,生意做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慢慢地发展到其他地方,直接在那里建立分销店,但是这种经营模式只会让厂家的压力与成本越来越大。自家店开得越多,各种成本与经费就会越多,一旦出现经营不善,厂家无法支撑下去的话就只能直接关门。但是也有一定的好处,就是厂家直接控制着利润空间。记者从一些卫浴企业了解到,很多陶瓷企业最先开始都是走这一条经营模式,可以说是原始资金的积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新的营销售模式。

经营模式的发展史

批发经营模式一般都是代理商初期为了把生意做起来,把产品批量卖出去,得到资金的回笼。但是这种经营模式的利润空间很小,成本低,不需要太多的售后服务。但是这种模式只是局限于产品的走量化,不需要很多成本的投入,品牌的附加值不高。当然,这也是最容易赚钱的方法。但是这种走量化的经营模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出现新的经营模式。因此,出现了总代理与区城性的经营模式。所谓的总代理与区城性的经营模式,可以理解为经销商是按区域来划分的,比如说省总代理,或是某几个地区加起的总代理。

然后再把经营渠道扩大到下面的地级城县。但是厂家出于利润的考虑,往往都会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取消这种总代理的经营模式,而演变为目前较为普遍的品牌专卖代理经营模式。而这种模式对于厂家或是商家来说,都是一种常态游存的模式,虽然说专卖的经营模式投入比起总代理等模式的投入要大很多,但是容易管理,厂家一般都选择这个合作模式,对商家来说,利润是首要的问题,打开门就是要做生意的。只要能让经销商赚到钱,厂家也是愿意投资的。

链接:圣象dpad简易木门:一场关于家装的革新

防盗门竞争激烈 零售市场需深耕

上述内容不代表齐家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热门评论

    发送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