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业再掀并购风 警惕自有品牌的流失

家电业再掀并购风

6月12日,飞利浦公司称已确认将以23-25亿元人民币收购大型小家电企业奔腾电器公司,双方在1-2个月内完成相关手续后将正式宣布这一收购细节。这是继美国百胜餐饮集团宣布收购小肥羊公司后,外资再次出手并购中国民营企业。

近年来,国内家电行业的并购案已发生多起,如法国赛博集团收购中国炊具大王苏泊尔、厨具厂商爱仕达收购步步高小家电业务等。更“震憾”的是,意大利家电巨头德龙集团近日高调宣称将并购中国“一批”本土家电品牌。据悉,德龙集团目前已经拟出并购清单,预计今年下半年德龙集团将会完成系列并购。

为应对国际大鳄的入华扩张,海尔集团6月中旬以2.55万美元、约19.8万港元的价格,收购了升威国际的51%的股权。这些股权海尔是从海鸿投资手中收购的,而海鸿从事销售及分销电饭煲、压力锅、电磁炉及慢炖锅等家电产品。而与海尔、飞利浦、爱仕达不同的是,国内一些家电企业选择了新建生产基地的方式,如美的电器2011年在芜湖落成了总投资约24.3亿的新生产基地。

从1993年康佳并购牡丹江电视机厂开始,中国家电业的并购大戏即接连上演,行业性重组、洗牌不断。尤其是06年以来,中国家电行业掀起新一轮并购重组大潮。美的收购荣事达、华凌、小天鹅,海信拿下科龙,长虹入主美菱,家电制造行业形成了今天巨头争霸的局面。零售家电连锁市场,并购也是风起云涌,经过“美苏”疯狂扩张,中国家电零售市场基本是“二强定天下”的垄断格局。

小家电或成未来并购主要标的

政策的助推,将使未来几年国内家电业并购潮愈刮愈烈,行业洗牌将加剧,尤其是企业云集的小家电业更是成了未来购并与整合的主要目标。今年1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利用资本市场支持产业转移和整合,鼓励品牌企业跨区域、跨国界的兼并重组。

近期,大家电品牌和国际品牌进入小家电领域并迅速扩张,很可能是台湾“塑化剂”风波在唤醒国人对保健类的小家电市场的需求,让豆浆机、榨汁机等小家电迅速走红同时,也促使了产业资本家注意到了小家电市场每年20%的平均增长率与比大家电高出15%的营业利润率,让资本大鳄预见到,这些平时被忽略的小家电终有一天也要“飞入寻常百姓家”,并也将成为企业的业绩新增点。

在对2011年家电行业进行分析预测时,多家券商垂青于小家电,比如海通证券的报告,“看好厨房大、小家电行业未来两年的销量及业绩增长”;湘财证券对家电子行业的推荐顺序为:洗衣机、小家电、空调、冰箱,认为小家电“成本转嫁能力较强”,增长潜力大;广发证券则认为,中国小家电企业数量庞大,发展较快,但规模都并不大,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各个城市,未来势必有一番优胜劣汰、重新整合的激烈过程,适合大企业并购。

国外资本成为国内家电公司的“大买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其“自立门户”创新产品、培育市场,还不如“转客为主”、以并购当地品牌方式迅速融入中国市场更为实在。

警惕自有品牌的流失

对国内小家电企业而言,虽然被强势企业并购,能够获得大量的产业资本和外来技术,提升企业市场规模,但随之而来的有可能是自主品牌的逐渐流失。

有专家指出,国内家电企业如果不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仅靠引入资本、出售资产的办法来提升市场售卖力,并不靠谱,未免有些短视,而从长期而言,对自己的品牌则是无形的杀伤。“从此次飞利浦收购奔腾来看,消灭竞争对手的价值更大。可以预见,飞利浦收购奔腾后,将不会使用‘奔腾’这一品牌。”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

对国内小家电企业而言,单纯将眼光放在与外资合作引入资本、并想一劳永逸的做法或是片面幼稚的,当前首要任务应该是依托全球小家电制造中心的优势,快速构建起包括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等在内的完善后台创新体系,形成在技术标准、产品创新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并对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制造、服务等整个产业链进行全面升级。有了这个体系与技术标准,中国小家电企业才能真正拥有与外资企业角力的资本,否则其他的仍将是空谈。

当然,对于企业本身的并购与被并购,品牌的淡化与强化,这是取决于企业并购后的发展策略,不能因为品牌的淡化而全盘否定外资并购,也不能因为并购后出现的大好前景而全面赞同,而是要因应形势而为之。

但是不管如何,当民族品牌“大批沦陷”总是一件不太好事,值得业界的反思与警惕。

链接:木门企业利润摊薄 如何保证淡季销量问题?

追踪实木地板价格上涨五大因素

上述内容不代表齐家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热门评论

    发送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