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店潮危及家居卖场 低姿态争商户难掩寒意

从7月上旬开始,我们走访了一系列的家居企业,途中不断听闻有各地撤店的消息。而不论上到企业老总下到门店经销商,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今年的市场行情真的很不好。行情不好,究竟到了怎样的程度?撤店,是无奈之举?是壮士断腕?亦或权宜之计?撤店者的内心又有着怎样的潮起潮落?请看搜狐家居为您带来的独家报道——

我们在位于沈阳新北方装饰建材城外一家家居建材品牌专卖店前见到了老季。40多岁的他刚抽完最后一口烟,站在店门口等着我们的到来。望着烈日下空荡荡的马路,他的神情颇为无奈。

原本做医药生意的他在两年前因为朋友一句“建材行业大有可为”,跨行踏入了这个领域,却不想正碰上金融危机,之后又是连续两年的楼市调控,而卖场扩张、品牌迭出的竞争业态也着实给了新入行的他一记重拳。

“我们是沈阳本土的企业,但这两年的市场行情实在不好。去年,我们不得不从卖场撤了,本想今年专做形象店,但现在情况非常不理想,很有可能我们要放弃沈阳市场。”他的一番话让我们颇感凉意。

但同样忧愁的又何止老季一人?

沪上某家居卖场的商户高奇(化名)同样向我们诉说了他的烦恼。因为市场行情以及卖场地理位置较偏等原因,去年一年直到现在,他都没能签成一笔单子,等于空交了几十万的场租费。最近,他也正在考虑是否要从卖场撤离的事。

而从各方面得到的消息,即使是沪上地理位置极佳的喜盈门、位于济南闹市区的银座、包括合肥等地家居卖场也都出现了家居商户上演匆匆来匆匆去的景象。

撤店潮早从5月就已初现端倪

对此,更有业内人士透露,其实这股撤店潮早从今年5月起就已初现端倪。

6月中旬,欧曼地板鲁波也曾就这一现象在搜狐微博上感叹道,“真不知接下来的情况如何,北京市场销售情况出现明显的疲软,今天又接到明光市场部打来的电话,说是市场有了空摊位,问欧曼进不进,十里河地板之家也有摊位出来,丽泽也出了空摊位,我真不知还有哪些市场还会出摊位。然而,市场租金还在涨,所有商户叫苦连天,生意清淡,成本还在上升,售价又涨不上去,这生意还怎么做。”

而在搜狐记者实地走访沪上一些家居卖场时,我们也确实看到不少商铺关门大吉或拉起帷布或黑漆漆一片无人把守的情状。有些卖场因为撤离商户太多,让原本客流量就不多的楼层内更显冷清。“有些店铺开了不到一年就撑不下去了”一位知情人士如是说。而在包头,某卫浴企业开展一个有奖活动前尚在的店铺,在有奖活动结束后的领奖阶段就已撤店的事,似乎正印证了这一说法。此外,我们也在沪上某家具卖场高端品牌区内看到一家关门歇业不久的商户,透过紧闭的落地玻璃橱窗向内张望,清晰可见遍地狼藉,一些退场时的样品、库存商家也未及带走,还堆放在里面。

扩店太多 楼市不景气是撤店主因之一

至于撤店的原因,自然各有各的说法,但这其中,因为扩店太多再加上楼市不景气、经济持续低迷导致商家无力支撑,无奈断腕则是主要原因。

“……包括降价、促销,但真的很累,我就是这样一种感觉,而且这种卖场的,我个人观点是被扩张。现在沈阳已经有三个居然,三个红星,马上有两个香江,还有陶林居,九路市场……但品牌这个东西不是做几天广告就能形成的……”一位沈阳地板人这样对我们说到。

而在济南,从2009年底到现在也一下子多了好几个大型家居卖场,经营面积都在十几万平方米以上。大家前赴后继地来招商,当时却是轰轰烈烈地引进了一大批建材家居店,但僧多粥少,市场行情好且不说,一旦市场萎靡,问题自然就暴露出来。

于是,不论当地老卖场还是外来的洋卖场,也都在近两年不断离我们远去。

一方面是卖场多店铺多,自抢生意、竞争激烈,日子难过,另一方面楼市的持续萧条,也导致了下游家装市场的不景气。

“造是造好了,房子也装修好了,但是入住率不高……再加上调控才刚刚开始,以后可能还会陆陆续续加大调控……除了有结婚需求,家里没房子一定要买的,大部分人还是在犹豫在观望,看是不是有利好消息。而像万科,万达等房地产公司……现在开二期,三期,四期都一定要做全装修,那么对于家居建材供应商来说,零售市场就会萎缩,而工装市场因为资金链比较长,也不是那么好做,所以很多人在商场里面会产生开了白开,纯亏,看不到希望的,就关了,或者是缩小,或者是暂时性关掉的情况。”生活家上海地区经销商赵峰向我们详细解读了楼市低迷所导致的家装市场大滑坡、最终促使商家撤店的问题。

贷款难资金断档 也是无奈撤柜的又一原因

除却上述两大原因外,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以及人力、运输成本,包括租金成本,也让经销商苦不堪言。这些也直接导致了经销商或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跟不上,出现断档的现象。

刘明长在其搜狐微博贴出的有关撤店信息的爆料正式借贷难资金链断档也是撤店原因之一

7月中旬,地板人刘明长在其搜狐微博中爆料“渐江临海某地板经销商,听说是借民间巨额高利贷、无力偿还,现在:店也关啦!人也失踪啦!”

虽然这看似是一起个案,但只要搜索有关中小企业借贷难问题,不难发现,这是近来一个非常热也非常现实的话题。刘明长 在微博中谈到:尤其是渐江区域,民间借贷很“表面繁荣”,其实他们的内心却很“彷徨”。

而在此前搜狐家居地板频道在微博中所发布的一个有关2011地板业最困难的现状调查中,久盛李彭涛也表示“觉得最困难的是国家资金收紧。贷款难。其他都可以坚持,唯有缺少资金不能坚持。”

显然,做生意没有钱是不行的,尤其是在生意不好的时候,如果没有后续力量的接力,那么唯有靠吃老本去度过的最艰难的时期,大部分中小商家多半自然就熬不过去了。

当然在上述各种基于客观原因而不得不撤店的情况外,还有一种则是出于企业自身发展考虑所采取的撤店。有些就如一些家电、卫浴品牌,从之前就开始谋划走独立店的路线,还有一些也有可能是出于做形象店或者客户人群划分有了变化,因此撤出了有些家居卖场门店。但不论如何,撤店虽然依旧是件颇为无奈的事,但这其中也不乏商家出于自保的积极而为。

实拍于沪上某卖场内:店门敞开,灯却未开,店员也不知所终

实拍于沪上某卖场内:类似这样幕布围起的绝不止一家

为求商铺不撤场 卖场纷纷放低姿态

传统概念下,卖场为“唇”,商铺为“齿”。但在市场行情极端不好的情况下,依靠租金为生的卖场,一旦失去了商铺的支撑,整个局势就逆转为了卖场为“齿”,而商铺为“唇”。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唇亡齿寒”。

一位做高端家居品牌的业内人士在访谈中这样说道,今年形势很恶劣,我不知道工厂怎么样,北京很多馆都有撤馆、撤场的现象,生意非常不好做。实际上上海不少很好的卖场也是这样的情况。因为这阵子不少商铺撤店,卖场的老总也会打电话给我,拜托我扩一下店,把撤柜的那些面积给占了,不止一家,有好几家。为什么会这样呢,前阵子还没有这个感觉,但这个月感觉特别明显。

“欲速则不达”,显然,在卖场跨着大步向前飞奔的同时,或许预想到了或许根本没有预想过,经济形势会连续两年都如此低迷。因此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并未显现出的种种问题,在这一段时期内逐渐显现。

撑不住的二三线品牌率先撤场,然后,谁又能保证一线品牌不会开始考虑自己的成本问题?家电、卫浴行业已有一些品牌选择了“珍惜独立 远离卖场”。

国内地板业龙头老大圣象集团市场部总经理王晓宇也在采访中为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每开一个店,作为一个公司来讲要五个人,一份装修费,一套样板,公司管理方面的东西,一百万一年。一共开多少呢,今年按照开店计划,一共两个加起来一百个,一个60,一个30,一共90个了,所以作为一个企业来讲,进去一是一个亿。但是一个亿对于我们圣象来讲叫做一个亿增加出来的成本,但是它靠什么来消化呢?方法是第一,就是要多卖出来,比如说一百个店至少要提高3%的销量。如果你没有消化它的能力话,或者是用涨价的方法,涨了10%上去,量就下来了,这个不可取,很多人也不会用,第二个就是企业自己的资金往里面投,经销商的资金往里面投。你们这次算出来的市场下降了多少?你在营业没有的情况之下还下降了,价格还没有涨,那么费用从哪里来呢,就关了,要么就不进了。”对此,他更补充道“今天对谁都是一样的,大品牌,小品牌都是一百万起码,关一个就可以省一百万。所以会出现有一些企业承担不了就撤,我想这是正常的商业规律下的新陈代谢,这就是市场经济下的运行规律,无可厚非。”

虽然从目前来看,这些一线品牌依然十分坚挺,但出于企业良性发展考虑,他们也一直在考量以及权衡企业的各项成本问题,以求得利润的最大化。而真到了这一时刻,又有谁能保证,他们不会选择撤出几家卖场,把钱花在更刀刃的地方?而到那时,卖场又该如何自处?或许在咆哮着飞速扩张的同时,我们的家居卖场也缓一缓自己的脚步,等一等那些做着实业的品牌商们了!

上述内容不代表齐家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热门评论

    发送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