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公司挖空脑袋给消费者挖的坑,大家务必拍着大腿看完,小编不啰嗦,举例给大家说说。
>1、报价中的猫腻:
最害怕突如其来的增项……装修公司经常低开高走,签合同之前漏报一些项目,低价吸引业主,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断增项。如生活阳台防水、地面找平、内门数量、炭渣回填、阴阳角条等。甚至有很多装修公司把增项作为考核项目经理和设计师的标准。
>2、包含中的猫腻:
比如合同中包含了150㎡乳胶漆,但是你家有200㎡的墙面……请问业主您加不加?加啊,不加咋整。好,费用增加xxxx。
>3、用材中的猫腻:
材料是装饰公司利润的大头。有些装饰公司提供的材料优劣消费者自己根本无法分辨。所以就用很多杂牌,小厂的产品。大到木门,马桶,小到一个水龙头。他会告诉你他们是厂家拿货,有些甚至产品上印有装饰公司的logo,说是自己的品牌。看着是那么一回事儿,公司还挺有实力,自己有自己的建材品牌。可是不然,现在代工的企业很多,只要能拿厂里的货,给你做个logo很容易。
>4、赠送中的猫腻:
“赠送xx品牌踢脚线20m”,业主挺高兴,终于省下一小笔钱。临到安装的时候,工长说踢脚线不够。不够?公司再送点呗?不送。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和外观质量,只能花比市价高的价格在公司购买。
>5、配置中的猫腻:
以次充好是装修行业司空见惯的手段。很多装修公司签合同的时候向业主保证乳胶漆是选用进口大品牌德国都芳牌,业主一听,不错啊,全球知名。tooyoungtoosimple,就算是大品牌他也分三六九等,都芳乳胶漆有N多种系列,比如S200、五合一等,但装修公司一般标配的是“都芳D100系列”,这个系列实质上是国产标准,与其他系列的进口产品还是有蛮大的差距。
总之,外行人看装修就俩字,水深。这种市场乱象大多是行业内的商家们“不谋而合”的作乱,再加上装修本身无法标准化,业主一旦开始接触装修,就处处踩雷,熏疼。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