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非常复杂,不仅有国内外的,还包括房地产行业内外的,哪怕就是一个房地产行业都有诸多问题需要慢慢解决。当有一丝风吹草动,都会被人解读成草木皆兵。这恰恰是内心的一种恐惧和害怕,他们在怕什么?怕房价稳定,因为房价一旦稳定,过去房价上涨冲动下的投机炒房将难有生存空间,怕的是很难再有躺着赚钱的好事。他们不想让房地产越来越好,因为大家的好就意味着他不好。
最近的经济形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于是不少人又开始拉起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这杆大旗,甚至再次喊出买房爱国的口号。最近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炒房基本消失,所以没必要再采取限购限价限贷等调控措施了,没有房地产就无法拉动内需,从而影响经济的增长。
这样的观点对吗?如果放在过去,现实确实如此,包括现在也有其几分道理。但我们总是犯一个毛病,那就是把本不合理的东西给习惯性合理化。就好比一个人犯了毒瘾,你不去制止,反而说风凉话。
我们不能总是把问题合理化。曾国藩曾说:(市场)大乱之前,必有征兆:无论何事,均黑白不分。问题到了严重程度之后,凡事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默认不痛不痒、莫名其妙的虚应一番。难道房地产不应该吸取教训吗?
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但是对其他实体经济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所以我们早就几次三番提到不可能再走房地产化经济老路,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必须减轻,这是个阵痛的过程,但不能因为痛就不变,长痛不如短痛。
国家政策真的很难,在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下,政策紧一点你说打击面大,松一点你们又开始忽悠说经济发展还得依靠房地产,没有谁说不需要房地产,但是过去那种思路过时了。
这不,又开始有人对政策的风吹草动而过度解读了。11月9日,央行发布2018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明确了“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动态预调微调。”
大家都看到了,与此前二季报相比,三季报有些新的表述,特别是删去了“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于是有人开始解读,央行货币政策又要宽松了,房价又要上涨了?有人解读称,“现在很多地方的财政已经比较紧张了,而我们房地产行业就是夜壶,夜壶总是在尿急的时候才用,不用夜壶时就把它丢在很远。”
如何客观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房地产状态?我认为,国家的态度早已明确,最近楼市各种杂音很多,有人认为楼市要怎样怎样了,也有人认为楼市要放松限购放开调控了,这是新华社评论文章提到的,为此,新华社和住建部不断强调当前楼市的主基调,调控不仅不会放松,而且还会严厉执行,因城施策,当然调控也不是要让楼市怎样怎样,而是稳定为本。
所以,无论怎样调控,会不会强调大水漫灌,都应当以稳为本,政策不可能一成不变,应该与时俱进,政策适度松紧也是正常的。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当前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货币政策有必要适度向偏松方向调节,以支撑实体经济运行企稳,但这绝非是“大水漫灌”,而是把重心放在优化结构和提升政策效果方面,政策的基调并未改变。
11月20日,在一场主题为“复杂内外形势下的中国房地产走势”的“隆中对”沙龙上,诸葛找房副总裁苑承建表示,复杂内外形势自不待言,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来与宏观经济走势息息相关,房地产市场经过前几年狂飙猛进,在全国各地调控政策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才刚刚开始降温,很多地方房价依然在上涨。买房子其实买的是预期,调控房地产也应该从调控预期着力,这是我们最近一段时间看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上的一个转变。但经济未来是否是一定要靠房地产来拉动呢?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期待房地产政策放松不太现实,更加现实的是当前市场情况下,面对即将来临的市场下行状况,我们该怎么办。以后还会就此话题一直聊下去。
寄希望于房地产绑住经济的想法该收一收了,11月21日经济日报再次强调,面对稳中有变、下行压力有所加大的环境,在调控效果差异明显、楼市走势出现分化的情况下,更要坚持楼市调控的方向不动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可以说炒房还没消失,但是炒房大时代正在慢慢结束。当前政策正是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而稳定是炒房的天敌,不能再任由炒房者利用刚需的无房之痛来践踏他们的尊严了。我再苦口婆心的说一句,房子不是不可以买,但是炒房的还是早点金盆洗手吧!无论当下有多困难,也不可能再走房地产化经济老路了。
tzy80158600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