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现围城:富人想“出城”,农民要“进城”?这些难题还得解决

文/诸葛找房

买房置地自古以来都是达官显贵等有钱人才有资本去做的事情,老百姓通常只能自建“陋室”。而如今时代不同了,都市人大多看似有体面的工作和光鲜亮丽的生活,但在居住方面却既不能像富人那样买房,也不能像农民一样自己盖房,俨然成了中间的夹心层。可以说,高价问题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可有些专家却并不这么想,甚至还搬出一系列奇葩的言论来为楼市站脚助威。其中争议很大的一个观点就是“数亿农民进城”,难道这样就能“救”楼市了?恐怕不见得吧!诸葛小编认为,这些都是在为价格上涨的眼前利益找借口,其实都站不住脚。

财经作家莫开伟认为,目前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其实也是一种经济短期行为,对房地产业长期有序发展及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不利。主要原因有3点:一是农民数量虽然庞大,但总体购买力有限,而且还会给农村带来诸多发展“后遗症”。二是,农民进城买房,相应就业、就医、就学等措施仍是瓶颈,进城可以,拆了老房子拿钱买新房也行,但是这种逼着农民洗脚上岸进城的方式不可取,因为生计、就业、医疗、教育等诸多方面都不见得能被解决。三是,农民进城买房,存在使用率不高和商品房资源浪费的问题。

而官方也在今年频频表态“不走老路”,可谓是正面”回怼“了一些专家言论。比如,在7.30会议上,官方一锤定音——不再将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短期工具。社科院也曾指出:我国楼市的房价收入比早在去年就已经到了9.3,超过临界点,这就意味着房地产对经济的净贡献已经由正转负了。换言之,未来房地产支柱型产业的宝座坐不稳了,“发动机”要变成“稳定器”,如果继续执迷不悟下去也可能会变成“大累赘”。

除了言论方针以外,现实也并没有专家们所畅想的那般乐观。楼市显现出了一道围城,多产者想着如何“出城”,无产者想着如何“进城”,可关键是角色互换中间隔着太多的冲突。富人无法“抽身”,刚需和农民也无法“接盘”,“卖不掉也买不起”的局面甚是尴尬。因此,专家的振振有词看似有道理,但也恰恰忽略了最本质的问题。当下能让楼市回归健康的因素根本就不是压榨购买力拉更多人下水,而是改善市场和社会福利的环境。

楼市乱象是很多年以来积累起来的,虽然铲除很困难,但也不能视而不见和习以为常。因为我国已经不缺房子了,再也不是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了。只要想买,房子有的是,足够购房者们挑花眼了。而且谁都不是傻子,如果不想方设法地提高性价比、质量和服务,必将失去人心和市场占有率。同时,社会福利环境也该加快脚步,要让“买房住”尽快转变成“有房住”。共有产权房、租购同权、集体土地入市建租赁房等政策相继落地,达到分流购买力,缓解购房需求的目标,一定可对房价构成利空。

想让十几亿同胞人人都能买得起房,在短期内显然无法保证,但是让人人都能住得起房还是可以努力实现的。如果老百姓都觉得租房没压力,福利住房住的舒适了,还会对买房有执念么?楼市是将“大变”,只不过是市场环境转型的巨变,而不是肤浅的房价大涨大跌。所以还在打“未来几年房价翻番”主意的人,趁着黎明前的黑暗可以洗洗睡了,别再熬夜伤身了!

上述内容不代表齐家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热门评论

    发送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