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行业诚信机制受到考问 勤修服务内功是关键

2011年,家具业面临多种挑战,先是楼市调控导致家居市场体量整体萎缩,再是达芬奇事件的曝光,家具行业诚信机制受到考问。在内外困境下,品牌家具更应把提高诚信和担当意识作为年末的主修内功。

很多消费者都会碰到家具送货、安装、维修三个环节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在送货环节,买家具已先付了一大笔定金,甚至已全额付款了,但有的品牌就是迟迟不给送货。啥原因?就因经销商为避免产品滞销,等消费者下订后再向厂家进货,有时候为了争取更多返点,经销商特地挤压一个时间段的订单再发给厂家,这就影响了送货时间。而在安装环节,师傅仓促、敷衍的安装态度往往会留隐患,比如组合式的柜体钉钉子不够牢固,又或者榫头随便一按,家具随时都可能散架。

再来说说保修,买完家具钱货两清,很少有商家会叮嘱消费者保修事宜,卖完家具就好比卖断了服务,更有一些商家只开收据不开发票,出了问题就以“凭发票享受服务”为由推三阻四。

类似的家具问题有很多,消费者不禁要问了,如果兑现服务那么难,那么当初在销售时为啥不表明品牌的担责能力有限?卖家具时商家高举品牌大旗,为何堂堂一品牌售后服务却成了浮云?可见大多数商家实则还未具备践行服务和责任的能力。7月的达芬奇事件不是偶然,行业中还有设计师吃回扣、随意标榜“绿色环保”家具、1元抢购实为杂牌家具等现象……个别商家的不负责任行为使消费者对家具业的信任度直线下降。

在这个市场低迷期,家具业或将迎来史上最艰难的严冬,商家更应好好练练服务和诚信的内功,明晰责任意识,在产品设计、质量、服务等多个领域都承担起品牌责任的力量,这不失为逃离阴霾的一剂良方,相信严寒之后春天的温暖将不再遥远。

■链接

戏说一些“坑爹”服务

1.保修时间就不能延长一点?

很多家具保修时间只有一年,虽符合相关规定,却不够人性化。新家具使用第一年,多数消费者使用时会比较当心,出现磨损、污渍的可能性较低。

2.不开发票只开收据或货单?

除了个别规范操作的品牌,大多数商家在售卖时还没有正式发票,只有收据或发货单,并且不会向消费者特别说明确保修责任,有的甚至连产品说明书都没有。

3.所谓的人为损坏如何定责?

特价产品或者样品不在保修范围之列,这点可以理解,但如果买了新品出现质量问题怎么办?大部分商家要先定责,排除“人为损坏”才肯谈下一步如何保修。而定责的不是第三方,而是商家的工作人员。

4.需要上门服务为何总爽约?

不少家具宣传时总会祭出品牌大旗,品牌有时候也要耍大牌,就算打进24小时维修热线,工作人员接到投诉还得上报到厂家层层答复,然后又得等师傅空了才能预约上门维修时间。一来二去,最起码等两三个礼拜。

上述内容不代表齐家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热门评论

    发送

    正在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