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我国冰箱市场品牌已经由2000年的67个增加到2011年的115个。10年间,外资品牌无论是零售量还是零售额市场份额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不过,2011年19家外资品牌零售量份额为20.6%;内资品牌多达96个,却只获得79.4%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虽然内资品牌数量在持续增长,但一直以高品质和高价格形象示人的外资品牌,始终拥有忠实的“追随者”。
近年来,内资品牌领军企业海尔、海信、美的先后通过收购、重组等途径,通过多品牌运作联合出击相继扩大了自身阵营。“海尔系”拥有海尔、卡萨帝和统帅3大品牌;海信和容声组成“海信系”;美的在相继成功收购了荣事达、小天鹅、华凌等企业后,在冰箱领域的产能、技术等方面迅速攀升。
事实证明,内资多品牌整合出击、互守互补的品牌战略,既满足了市场各个消费阶层的需求,又增强了企业的整体战斗力,各品牌间却又相对独立。反观外资品牌,近年来节节败退,一方面由于近几年外资品牌后院失火,前有松下召回门,后有西门子质量遭受质疑,使外资整体形象受损。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内资品牌挺进高端,逐步侵蚀外资企业的高端市场份额。内资品牌凭借在价格和渠道上的优势已经在中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相比之下,外资品牌的表现则黯然失色:2008年,外资品牌的三门和对开门冰箱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5.5%和69.0%,到2011年其市场份额已经降至24.6%和46.5%。面对内资品牌的进攻,外资品牌在价格方面也开始松动,未来是继续维护高端形象还是降低身段放手一搏必须有所取舍。
虽然2012年冰箱市场会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并不意味今年市场没有任何机遇。面对竞争更趋激烈的市场,内资品牌必须在技术、创新、人才、服务等方面增强自己的实力。而外资品牌则要重新审视中国市场,从技术和服务层面双向改善企业形象。
正在发送